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3)读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4)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2-11-14 08:37: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表1为2013年两城市群部分指标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成因是( )
A.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B.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总量少于长三角城市群
C.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小题2】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 )
A.控制中小城市用地规模
B.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C.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
D.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同类题2
下图所示地区外商投资多,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速度快,大中小城市数目多,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乙、丙及甲城新区的人口已突破百万,且甲城新区引进的都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进这类产业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国外大公司、大财团进驻甲城新区是因为甲城市场广阔、劳动力廉价
C.外资小项目不进驻甲城新区而进驻丙或乙城的原因是当地交通方便
D.甲城工业基础好
【小题2】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营企业产生集聚效应的主导因素是( )
A.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B.优越的社会协作条件
C.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D.清洁优美的环境
同类题3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
A.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B.重复建设突出
C.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D.劳动力素质低
同类题4
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乙地区相比较,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是( )
A.技术水平较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小题2】甲地区城市化模式属于下列哪一种( )
A.
→
→
→
B.
→
→
→
C.
→
→
→
D.
→
→
→
【小题3】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
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同类题5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说明了 ( )
①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②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③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④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