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旦字伯康。清直敏强,虽小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
以父任,为
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
主簿。郑有妇蔺讼夺人田者,家多金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十年不决。旦取案一阅,情伪立见,黜吏十数辈,冤者以直。又井元庆豪欺乡里,莫敢谁何,旦擒致于法。时旦年尚少,上下易之,自是惊服。吏捕蝗,因缘搔民。旦言:“蝗,民之仇,宜听自捕,输之官。”后着为令。丁内外艰,
服除,监饶州永平铸钱监。知祁县,天大旱,人乏食,群盗剽敓,富家巨室至以兵自备。旦召富者开以祸福,
于是争出粟,减直以粜,犹不失其赢,饥者获济,盗患亦弭。举监在京百万仓,时祁隶太原,以太原留,不召。通判乾州,未行,举监在京杂物库。知宜兴县,其民嚣讼,
旦每狱必穷根株,痛绳之,校系县门,民稍以诋冒为耻。市贯大溪,贾昌朝所作长桥,坏废岁久,旦劝民葺复,不劳而成。
旦澹薄无欲,奉养苟完,人不见其贵。与弟光尤友爱终始,人无间言。光居洛,旦居夏县,皆有园沼胜概。光岁一往省旦,旦亦间至洛视光。凡光平时所与论天下事,旦有助焉。及光被门下侍郎召,固辞不拜。旦引大义语之曰:“生平诵尧、舜之道,思致其君,今时可而违,非进退之正也。”光幡然就位。方是时,天下惧光之终不出,及闻此,皆欣然称旦曰:“长者之言也。”
英宗即位,例以亲属入贺得官,时旦在梁山,诸孙未仕者皆不遣,惟遣其从兄子禀。旦与人交以信义,喜周其急。尝有以罪免官贫不能存者,月分俸济之,其人无以报,愿以女为妾。旦惊谢之,亟出妻奁中物使嫁之。旦生于丙午,与文彦博、程公珣、席汝言为同年会,赋诗绘像,世以为盛事,比唐九老。
(选自《宋史·司马旦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易之,自是惊服 易:轻视 |
B.皆有园沼胜概 胜:优美的 |
C.固辞不拜 固:坚决 |
D.旦惊谢之 谢:感谢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父任”指因父辈的官爵而获得官职,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种,也称为荫补、恩荫等。 |
B.“秘书省”是我国古代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称为秘书监,明后其职务并入翰林院。 |
C.“主簿”,官职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
D.“服除”指提前结束守丧期。“服”指服丧,李密《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旦果敢强干。任郑县主簿时,快速审理了原来十年都难以处理的案件,使受冤枉的人得到公正对待;依法惩处了横行乡里却无人敢问的井元庆。 |
B.司马旦关心百姓疾苦。官吏扑打蝗虫,乘机扰民,司马旦建议让百姓自己扑杀,然后送到官府来。因为这个建议,后来让司马旦做了郑县的县令。 |
C.司马旦和司马光兄弟友爱。兄弟分隔两地但时常互相探望;司马光想推辞朝廷召任的门下侍郎一职,司马旦引用大义劝他任职。 |
D.司马旦淡泊清心,乐于助人。英宗即位,司马旦没有按例派遣未获官职的孙子辈入朝祝贺以获得官位;曾有一位因罪免官家贫无法生活的官员,司马旦每月分出薪俸接济他。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于是争出粟,减直以粜,犹不失其赢,饥者获济,盗患亦弭。
⑵旦每狱必穷根株,痛绳之,校系县门,民稍以诋冒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