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保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亮辟维为仓曹掾,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选自《三国志·姜维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孤,与母居 孤:失去父亲 |
B.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 纳:使……进入 |
C.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深:非常 |
D.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克:能够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姜维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②维等乃俱诣诸葛亮③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④姜伯约甚敏于军事⑤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⑥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维幼年时父亲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他父亲姜冏曾经在战场上亲身护卫郡将并牺牲,他被赐予中郎的官职,参与郡里的军事。 |
B.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祁山,当时天水太守带领姜维等人外出巡视。太守听说蜀军将要来到,就怀疑姜维等人想反叛,于是连夜逃亡到上邽城中。 |
C.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姜维回到成都,被封为平襄侯,跟随大将军蒋琬在汉中驻扎。蒋琬升任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姜维屡次率军西征。 |
D.姜维自认为熟悉西方的风俗,并且对自己的才能武艺非常自负,每次想大举出兵,费祎常常压制他不支持他,给他的士兵不超过一万人。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2)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