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也。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初为军主,与怀朔镇将杨钧送茹茹主阿那瑰还北。瑰见金射猎,深叹其。后瑰入寇高陆,金拒击破之。正光末,破六韩拔陵构逆,金拥众属焉。金度陵终败灭,乃统所部万户诣云州请降。稍引南出黄瓜堆,为杜洛周所破,金与兄平二人脱身归尔朱荣。
及尔朱兆等逆乱,高祖密怀匡复之计,金等赞成大谋,仍从举义。高祖南攻邺,留金守信都,委以后事。别讨李修。破之。会高祖于邺,仍从平晋阳,追灭尔朱兆。太昌初,从高祖破纥豆陵于河西。天平初,迁邺,使金领步骑三万镇风陵以备西寇。从高祖战于沙苑,不利班师,因此东雍诸城复为西军所据,遣金等讨之。元象中,周文帝复大举向河阳。高祖率众讨之,使金径往太州,为掎角之势。金到晋州,以军退不行,仍与行台薛修义共围乔山之寇。俄而高祖至,共讨平之,攻下南绛、邵郡等数城。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城西叛,周文帝入寇洛阳。高祖使金统刘丰等步骑数万守河阳城以拒之。高祖到,仍从破密。军还,除大司马。
显祖受禅,封成阳郡王。金病,帝幸其宅临视,赐以医药,中使不绝。三年,就除太师。
后以茹茹为突厥所破,种落分散,其犯塞,惊挠边民,乃诏金率骑二万屯白道以备之。而虏帅豆婆吐久备将三千余户密欲西过,候骑还告,金勒所部追击,尽俘其众。茹茹但钵将举国西徙,金获其候骑送之,并表陈虏可击取之势。显祖于是率众与金共讨之于吐赖。
肃宗践阼,诏金朝见,听步挽车至阶。世祖登极,礼弥重。天统三年薨,年八十。世祖举哀西堂,后主又举哀于晋阳宫。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九》,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犯塞,惊挠边民虑:担忧
B.世祖登极,礼弥重遇:对待
C.瑰见金射猎,深叹其工:功效
D.遣金等讨之复:收复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斛律金“战功卓著”的一组是(   )
①瑰入寇高陆,金拒击破之
②稍引南出黄瓜堆,为杜洛周所破
③别讨李修,破之
④使金径往太州,为掎角之势
⑤乃诏金率骑二万屯白道以备之
⑥金勒所部追击,尽俘其众
A.①④⑤B.②③⑤
C.②⑤⑥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斛律金投奔明主,忠心耿耿。斛律金是少数民族,他先投奔茹茹,后投奔尔朱荣,最后跟随高祖,消灭了叛贼尔朱兆,随后跟随高祖南征北战。
B.斛律金十分英勇,敢于作战。斛律金两次抗击周文帝:第一次是周文帝侵犯河阳,但没能当面对垒;第二次是周文帝进攻洛阳,他与高祖一起击败了投降西魏的高仲密。
C.斛律金听从命令,事事用心。高祖时,高祖向南攻打邺城,就让斛律金留守信都,料理后方事务;显祖时,茹茹被突厥打败,显祖担心茹茹部落侵犯边塞,命斛律金屯兵防备。
D.斛律金备受礼遇,深受宠爱。显祖时,斛律金生病,显祖亲自探视,赏赐医药;肃宗时,斛律金朝见肃宗可以坐车到宫殿台阶再下车;斛律金去世后,世祖、后主都哀悼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
(2)茹茹但钵将举国西徙,金获其侯骑送之,并表陈虏可击取之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29 03:10: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张平,青州临胸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之,无状,秦王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日:“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予从式适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日: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子近侍之常态欤!

(选自《宋史·张平列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王白太宗鞫之  鞫:审问
B.秦王益不喜  益:渐渐一
C.微时遇异书  微:年幼
D.平予从式适董其役  董:督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 )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住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泌字宗源,歙州歙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时言事者众,诏閣门,非涉侥望乃许受之。由是言路稍壅。泌抗疏陈其不可,且言:“边鄙有事民政未又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淳化二年,久旱,复上言时政得失。王禹傅上言:“请自今庶官候谒宰相,并须朝罢于政事堂,枢密使预坐接见,将以杜私请。“泌上言曰:“伏睹明诏,不许宰相、枢密使见宾客,是疑大臣以私也。今陛下囊括宇宙,总揽英豪,朝廷无巧言之士,方面无姑息之臣,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王禹傅昧于大体,妄有陈述。”太宗览奏,即追还前诏。会修正殿,颇施采绘,泌复上疏。亟命代以丹垩,且嘉其忠荩。一日,得对便殿,太宗称其任直敢言,泌奏曰:“陛下从谏如流,故臣得以竭诚。普唐季孟昌图者,朝疏谏而夕去位。”太宗动色久之。时,群臣升殿言事者,既可其奏,得专达于有司,颇容巧妄。泌请自今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金谷送三司。从之。宗太孜孜为治,每御长春殿视事罢,复即崇政殿临决,日旰未进御膳。泌言:“请自今长春罢政,既膳后御便坐。”不报。真宗初,边人屡寇。泌上疏曰:“敌所嗜者禽色,所贪者财利,余无他智计。先朝平晋之后,若不举兵临之,但与财帛,则幽蓟不日纳土矣。察此,乃知其情古犹今也、汉祖、明皇所用之计,正可以饵其心矣。”近制,文武官告老,皆迁秩。泌言:“请自今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国疾及历任犯脏者,听从使。”诏可。徙知福州,代还,民怀其爱,刻石以纪去思。大中祥符五年,疾革,服道士服,端坐死,年六十三。
(选自《宋史·谢泌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边鄙有事民/政未又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B.边鄙有事/民政未又/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C.边鄙有事民/政未又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D.边鄙有事/民政未又/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抗疏”中,“抗”是“违抗、不顺从”的意思,文中“抗疏陈其不可”就是违抗命令陈述其不可的意思。
B.“谒”有“请求”“进见”“陈述”等意思,“候谒”指等候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伏”本指“趴着,面向下俯卧着”的体态,文中用以表示臣下对君王奏言的敬辞。
D.“迁秩”指“官员晋级”,其中,“秩”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俸禄、评定官员品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泌敢于直言,善于说理。针对朝政中的某些现象,谢泌敢于直言心中的想法;同时他经常借助历史中的人、事进行说理,进而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
B.谢泌精通军政,颇有主见。面对边境战事,谢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敌人发动战争的本质动机,并劝示皇帝要效仿汉祖、明皇等帝王处理边境事务的计策。
C.谢泌心性细致,受帝赏识。谢泌不仅对国家大事颇为关心,而且对皇帝的饮食起居等琐事也很关注;他曾建议皇帝减轻工作强度,得到了皇帝认可与赏识。
D.谢泌理政有方,深得民心。谢泌曾在地方理政,深受民众的爱戴;任期结束的时候,民众以刻石立碑的形式记录并感念他的恩德。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从谏如流,故臣得以竭诚。昔唐季孟昌图者,朝疏谏而夕去位。
(2)太宗孜孜为治,每御长春殿视事罢,复即崇政殿临决,日旰未进御膳。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①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及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①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弓袋),惊马,马尽佚。②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③,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注:①谍报:刺探出来的关于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等的情报。 
(dú):弓袋。 ③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充:担任
B.阿台甘、凉寇:侵犯
C.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还引:退却
D.副将李安之 沮:阻止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B.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C.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D.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士兵升至昌国卫指挥同知并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的责任,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最终平定了西部边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   
(2)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惊马,马尽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①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

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②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

十七年,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①鱼:指䴙䴘,一种水鸟,善于捕食小鱼、昆虫等;②鞫:审问。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B.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C.率纵私人扰商贾/ 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D.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谪”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职或流放”,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迁”“贬”“黜”等。
B.“奥援”为“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有力的靠山”之意,其中“奥”释为“深”。
C.“尚书”为古代官职名,始于战国,以后历代相承。文中指“六部”中“户部”的最高官职。
D.“廪”可解为“储存粮食的仓库”“储藏的粮食”“公家发放的粮食”等意,后来泛指俸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纮宦海沉浮,生活清贫。秦纮在官场上历经官职的升降起伏;为官多年,家产却寥寥无几,生活显得俭省、清贫。
B.秦纮很有见识,常受重用。他对“贸易”“诉讼”等事的看法颇有见地,得到皇帝的肯定;并且多次受到朝廷重用。
C.秦纮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秦纮不畏官宦贵族权势,多次揭露一些权贵的不法行为,如弹劾总兵官柳景贪婪暴戾等。
D.秦纮老当益壮,勇立军功。舆论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所以他所统领的军队声威大振,取得了卓著的军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2)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德玄,字禹锡,郑州荥泽人。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太祖大渐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德玄因从以入,拜翰林使。太平兴国二年,陈洪进来朝,命德玄迎劳之。船舰度淮,暴风起,众恐,皆请勿进。德玄曰:“吾将君命,岂避险?”以酒祝而行,风浪遽止。三年,迁东上阁门使,兼翰林司事。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又加领本州防御使。五年,坐市秦、陇竹木联筏入京师,所过矫制免算,又高其估以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责授东上阁门使,领本州刺史。陕府西南转运使韦务升,京西转运使程能,右赞善大夫时载,坐纵德玄等于部下私贩鬻,务升洎能,并责授右赞善大夫,载将作监丞。是冬,车驾幸魏府,命总御营四面巡检,掌给诸军资粮。德玄攀附至近列,上颇信其言,繇是趋附者甚众。或言其交游太盛,遂出为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逾年,复拜慈州刺史,移知环州。时西鄙酋豪相继内附,诏以空名告敕百道付德玄,得便宜补授。顷之,以疾求致仕,优诏不许。淳化三年,改本州团练使、知邠州。未半岁,复典环州。李顺之寇西蜀,移知凤州,兼领凤、成、阶、文等州驻泊兵马事。咸平中,入朝,真宗命坐抚劳,访以边事。俄出知并州兼并代副都部署,移镇州,受代归阙。景德初,卒,年六十五。大中祥符中,其子继宗上章,恳祈赠典,上悯之,特赠郑州防御使。

(节选自《宋史·列传六十八·程德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B.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C.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D.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渐,是病危的委婉说法,古代常用的婉辞,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B.三鼓,即三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更,因用鼓报时,因此又称五鼓。
C.赠典,古代朝廷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的典礼。典,典礼。
D.矫制,不遵皇帝诏令。制,秦始皇称帝时,规定把皇帝的诏命称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德玄倚势弄权。皇上信任他,但趋附他的人也很多,因受到指责,出京担任了节度行军司马的官职。
B.程德玄忠于职守。迎接慰劳陈洪进来朝时,船舰渡淮水,起了暴风,大家恐惧,他力排众议完成使命。
C.程德玄精通医术。太宗做京邑尹,征召他到身边,很信任他办事。太宗病危的晚上,专门派人传唤他。
D.程德玄熟悉军务。他多次担任管理军队事务的官职。皇帝也曾给他授予官职的权力,并向他询问边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玄曰:“吾将君命,岂避险?”以酒祝而行,风浪遽止。
(2)德玄攀附至近列,上颇信其言,繇是趋附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