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琼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
署为府长流参军。文襄以仪同开府,引为刑狱参军,每加勉劳。并州尝有强盗,长流参军推其事,所疑贼并已拷
伏,失物家并认识,唯不获盗赃。文襄付琼更令穷审,乃别
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并获赃验。文襄大笑,语前妄引贼者曰:“尔辈若不遇我好参军,几致枉死。”
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盗,及琼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双成诉云:“府君放贼去,百姓牛何处可得?”琼不理,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牧畜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有百姓乙普明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琼召普明兄弟对众人谕之曰:“天下难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泪,众人莫不洒泣。普明弟兄叩头乞外更思,分异十年,遂还同住。每年春,总集大儒卫凯隆、田元凤等讲于郡学,朝吏文案之暇,悉令受书,时人指吏曹为学生屋。禁断淫祠,婚姻丧葬皆令俭而中礼。天保中,郡界大水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货粟。纲纪谓琼曰:“虽
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此等相抚儿子,咸言府君生汝。在郡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
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佑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佑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裴云:“得民誉者非至公。”佑答:“言若尔,黄霸、龚遂君之罪人也。”
后有敕州各举清能,裴以前言,恐为琼陷,琼申其枉滞,议者尚其公平。(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为府长流参军 署:代理,暂任 |
B.长流参军推其事,所疑贼并已拷伏 伏:俯伏 |
C.乃别推得元景融等十余人 推:推求,推断 |
D.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 矜:怜惜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署为府长流参军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B.总集大儒卫凯隆、田元凤等讲于郡学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猥以微贱 |
D.遂还同住 遂见用于小邑 |
【小题3】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佑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佑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 |
B.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佑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佑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 |
C.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佑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佑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 |
D.初琼任清河太守/裴献伯为济州刺史/酷于用法琼恩/于养人房延佑为乐陵郡/过州裴问其/外声佑云/唯闻太守善/刺史恶/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琼年幼颖悟,年幼时就知道官位要由合适的人充任。他曾以刑狱参军的身份审理并州一起抢掠案,另外查获元景融等十余人,并获得赃证。 |
B.苏琼断案公正,绝不冤枉无辜。当他详加审问,知道魏子宾不是盗牛贼时,即刻放人。他又秘密巡视私访,另外捉到偷牛者。自此,百姓牲畜散放。 |
C.苏琼在处理乙普明兄弟田地争夺案中,以亲情为出发点,声泪俱下,感动了兄弟二人,兄弟俩终于言归于好。这是他在吏民中进行儒学教育的结果。 |
D.苏琼爱民如子,体恤百姓。郡内发生大水灾,他以自己的名义向人借粮,然后再分发给饥民,使百姓平安度过荒年。他以恩义养民,百姓无人到州里申诉过。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有敕州各举清能,裴以前言,恐为琼陷,琼申其枉滞,议者尚其公平。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