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会从父冲坐事,出尧臣知光州。父丧,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右司谏。
郭皇后薨,议者归罪内侍都知阎文应,尧臣请穷治左右侍医者,不报。时上元节,有司张灯,尧臣俟乘舆出,即上言:“后已复位号,今方在殡,不当游幸。”帝为罢张灯。
陕西用兵,为体量安抚使。将行,请曰:“故事,使者所至,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不及于民。自元昊反,三年于今,关中之民凋弊为甚,请以诏劳来,仍谕以贼平蠲租赋二年。”仁宗从之。
初,曹玮开山外地,置笼竿等四寨,募弓箭手,给田使耕战自守。其后将帅失抚御,稍侵夺之,众怨怒,遂劫德胜砦将姚贵,闭城畔。
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以户部郎中权三司使,辟张温之、杜杞等十余人为副使、判官。时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议,收民僦舍钱十之三以助军费。尧臣入对曰:
“此衰世之事,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度支副使林潍畏永和,附会其说,尧臣奏黜潍,议寝。
夔州转运使请增盐井岁课十余万缗,尧臣以为上恩未尝及远人,而反牟取厚利,适足以敛怨,罢之。迁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为群牧使。丁母丧,服除,转右谏议大夫。
居枢密三年,务裁抑徼幸,于是有镂匿名书以布京城,然仁宗不以为疑也。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久之,帝欲以为枢密使,而当制学士胡宿固抑之,乃进吏部侍郎。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安。
尧臣以文学进,典内外制十余年,其为文辞温丽。执政时,尝与宰相文彦博、富弼、刘沆劝帝早立嗣,且言英宗尝养宫中,宜为后,为诏草挟以进,未果立。
元丰三年,子同老进遗稿论父功,帝以访文彦博,具奏本末,遂加赠太师、中书令,改谥文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 |
B.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 |
C.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 |
D.尧臣适过/境上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众遂出降/乃为申明/约束如旧而去/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丁母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孝三年;守丧期满称“服除”、“服阕”。 |
B.“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如“元丰三年”。三皇五帝之后的帝王都有年号。 |
C.“权”表示暂代官职。此外与官职任免有关的说法中,“兼”表示兼任官职,“行”表示代理官职。 |
D.“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人逝世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例如谥号“文忠”就是一种褒扬。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尧臣曾因叔父王冲犯法受牵连被调离京城,后回京做右司谏。对郭皇后的死,议者归罪于阎文应,而王尧臣却请求要追究皇后身边的侍医者。 |
B.王尧臣任体谅安抚使出使陕西,当时关中叛贼作乱多年,百姓生活困苦。临行前,他请求皇帝免除叛贼两年的租赋来劝谕他们。仁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
C.张永和建议收取老百姓房租来增加军费,王尧臣援引唐朝旧事,力谏皇帝,并奏请罢黜因害怕张永和而附和他的林潍,增加军费一事才作罢。 |
D.在枢密院任职期间,王尧臣尽力裁撤抑制侥幸小人,有人在京城散布关于他的匿名信,仁宗并没有怀疑王尧臣。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尧臣入对曰:“此衰世之事,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
(2)久之,帝欲以为枢密使,而当制学士胡宿固抑之,乃进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