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下图为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下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人口分布
A.东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B.西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C.东部人口较稀,西部人口较密
D.全省人口分布较均衡
【小题2】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量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大学数量迅猛增长
D.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小题3】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
B.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减速
C.城市化发展迅速,交通、住房压力减轻
D.由粮食基地转化为粮食调入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9 05:23: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下图为“2007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不同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正确的有
A.青海高于甘肃
B.湖南高于江苏
C.吉林高于河北
D.山西高于河南
【小题2】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原因有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矿物能源消费比重较小
D.离国际市场较近
同类题2
图为某市1985~2010年产业结构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各项指标变化的特点是
A.1990年以后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产业
B.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一产业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D.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小题2】我国某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C.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该区域的城市化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
同类题3
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这个点即区域
的重心。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童心轨迹图(图1)”和“我国经济重心轨迹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
A.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即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B.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南方地区
C.我国经济重心移动速度比高新技术产业重心速度移动快
D.90年代以来南方经济衰退导致我国经济重心北移
【小题2】对产业重心、经济重心的研究,有助于
①调整产业布局 ②提升产业质量 ③优化经济结构 ④控制人口规模
A①②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读图、表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概括成渝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
(2)分析现阶段成渝城市群发展的优劣条件。
(3)上海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内来自成渝地区的流动人口呈明显下降甚至回流的趋势。结合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其中的原因。
(4)比较说明上海城市化水平状况,并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类题5
读我国1991~2006年能源消费重心轨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重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
B.在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由我国东北地区移到我国西南地区
C.1994年我国能源消费重心大致在我国华北地区
D.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移动距离达到200 km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移动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
B.我国中西部地区轻工业比重较大
C.我国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较落后
D.我国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