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尤袤,字延之,常州无锡人。少颖异。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第。尝为泰兴令,问民疾苦,皆曰:“邵伯镇置顿①,为金使经行也,使率不受而空厉民。漕司输蒿秸,致一束数十金。二弊久莫之去。”乃力请免之。县旧有外城,屡残于寇,颓毁甚,袤即修筑。已而金渝盟,陷扬州,独泰兴以有城得全。后因事至旧治,吏民罗拜曰:“此吾父母也。”为立生祠。
从臣以靖退荐,召除将作监簿。大宗正阙丞人争求之陈俊卿曰当予不求者遂除袤虞允文以史事过三馆问谁可为秘书丞者佥②以袤对亟授之。先是,张栻说自阁门入西府,士论鼎沸,从臣因执奏而去者数十人,袤率三馆上书谏。后说留身密奏,于是梁克家罢相,袤与秘书少监陈骙各与郡。袤得台州,州五县,有丁无产者输二年丁税,凡万有三千家。前守赵汝愚修郡城工才什三,属袤成之。袤按③行前筑,殊卤莽④,亟命更筑,加高厚,数月而毕。明年大水,更筑之墉正直水冲,城赖以不没。
会有毁袤者,上疑之,使人密察,民诵其善政不绝口,乃录其《东湖》四诗归奏。上读而叹赏,遂以文字受知。除江东淮东提举常平。江东旱,单车行部,核一路常平米⑤,通融有无,以之振贷⑥。
朱熹知南康,讲荒政,下五等户租五斗以下悉蠲⑦之,袤推行于诸郡,民无流殍。改江东提刑。梁克家荐袤及郑侨以言事去国,久于外,当召,上可之。召对,言:“水旱之备惟常平、义仓,愿预饬有司随市价,禁科抑⑧,则人自乐输,必易集事。”
上已属疾,国事多舛,袤积忧成疾,请告,不报。疾笃乞致仕,遂卒,年七十。
(选自《宋史.尤袤传》,有删改)
(注)①顿:安顿的处所;②佥qiān:全,都;③按:巡查,巡视;④常平米:常平米仓的米数;⑤卤莽:同“鲁莽”,粗疏之意;⑥振贷:赈济借贷;⑦蠲juān:免除,除去;⑧科抑:定额摊派。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率不受而空民厉:磨炼
B.已而金盟渝:背叛
C.愿预有司随市价禁科抑饬:告诫
D.疾乞致仕笃:沉重
【小题2】(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宗正阙/丞人争求之/陈俊卿曰/当予不求者/遂除袤/虞允文以史事过三馆/问谁可为秘书丞者/佥以袤对/亟授之
B.大宗正阙丞/人争求之/陈俊卿曰/当予不求者/遂除袤/虞允文以史事过/三馆问谁可为秘书丞者/佥以袤对/亟授之
C.大宗正阙丞/人争求之/陈俊卿曰/当予不求者/遂除袤/虞允文以史事过三馆/问谁可为秘书丞者/佥以袤对/亟授之
D.大宗正阙/丞人争求之/陈俊卿曰/当予不求者遂除/袤虞允文以史事过三馆/问谁可为/秘书丞者佥以袤对亟/授之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袤勇于革除弊政,深得民心。他担任泰兴县令,寻访民生,革除了两个弊政;后来他因公再到泰兴,人们尊称他为父母官,立祠纪念他。
B.尤袤正直敢言。张栻说进入西府,大家对此事议论纷纷,几十个人被张栻说免职,尤袤也因率领大家上书劝谏,被调离朝廷到台州任职。
C.尤袤遭受诋毁,但他经受住了考验。有人诋毁尤袤,引起皇上的疑心,皇上派人调查他,但百姓却对尤袤赞不绝口,打消了皇上的疑虑。
D.尤袤推行善政,关心国家救灾工作。朱熹推出惠民政策,尤袤予以推行。因梁克家提议,尤袤被召回朝廷,他对皇上提出救灾工作的建议。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漕司输蒿秸,致一束数十金。二弊久莫之去。
② 明年大水,更筑之墉正直水冲,城赖以不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27 02:55: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奏曰:“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陛下持久不决,何也?”仁宗曰:“卿欲谁立?”拯曰:“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请裁抑内侍,减节冗费,条责诸路监司,御史府得自举属官,减一岁休暇日,事皆施行。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②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迁给事中,为三司使。数日,拜枢密副使。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鬻:(yù)卖。②缧(léi):捆绑犯人的绳索。③茔:(yíng)墓地。
【小题1】文中加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B.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C.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D.臣不才备位/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万世计也/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子/非邀福者。
【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第归,杀而鬻之第:接着。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遗:馈赠。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造:到,往。
D.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械:拘系。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让牛主人不动声色回去杀了牛卖掉,等着自动送上门的告发者,这么做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朝中官员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河道致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
C.欧阳修认为采取如《左传》中所说那样“牵牛踩了别人的地就把别人的牛抢夺过来”的重罚正是包拯执法严明的体现。
D.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其间擅自逃离的,就会把他们的妻儿抓起来,包拯却把这些人都给放了。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
(2)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3)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西魏大统三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赐爵.当亭县公。敦少有气干,善骑射。统之谋执迅也,虑事不果,沉吟者久之。敦时年十七,乃进策曰:“愿思全身远害,不得有所顾念也。”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谓左右僚属曰:“我少从军旅,战阵非一。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明年,从河内公独孤信于洛阳,被围。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乃言于太祖。异之,授都督。(节选自《周书·贺若敦传》)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B.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C.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D.统乃流涕从之/遂定谋归太祖/时群盗蜂起/大龟山贼张世显潜来袭统/敦挺身赴战/手斩七八人/贼乃退走/统大悦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②以剑舞
B.①遣将距关  ②君安与项伯有
C.①沛公霸上  ②度我至中,乃入
D.①范增数目项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
【小题3】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C.《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此儿年时胆略者,未见其人,非唯成我门户,亦当为国名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若干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也。其先与魏氏俱起,以国为姓,父树利周,从魏广阳王深征葛荣,战没,赠冀州刺史。惠年弱冠,从尔朱荣征伐,定河北,破元颢,以功拜中坚将军。复以别将从贺拔岳西征,解岐州围,擒万俟丑奴,平水洛,定陇右,每力战有功。封北平县,邑二百户。累迁镇远将军、都督、直寝、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惠与寇洛、赵贵等同谋翊戴太祖。仍从平悦,拜直閤将军。魏孝武西迁,除右卫将军、大都督,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出为北华州刺史,加使持节、骠骑将军。大统初,拜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惠每先登陷阵。加侍中、开府,进爵长乐郡公,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户。四年,魏文帝东巡洛阳,与齐神武战于河桥,惠力战破之,大收降卒。七年,迁中领军。

及高仲密举北豫州来附,太祖帅师迎之。军至洛阳,齐神武于邙山将以邀我,太祖乃徙辎重于瀍曲,夜勒兵袭之。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之逐北数里虏其步卒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时会日暮,齐神武兵屡来攻惠,惠击之,皆披靡。至夜中,齐神武骑复来追惠,惠徐乃下马,顾命厨人营食。食讫,谓左右曰:“长安死,此中死,异乎?”乃建旗鸣角,收诸败军而还。齐神武追骑惮惠,疑有伏兵,不敢逼。至弘农,见太祖,陈贼形势,恨其垂成之功,覆于一篑,于是歔欷不能自胜。太祖壮之。

寻拜秦州刺史,未及之部,迁司空。惠性刚质,有勇力,容貌魁岸。善于抚御,将士莫不怀恩,人思效节。十二年,东魏将侯景侵襄州,惠率兵击走之。明年,景请内附,朝议欲收辑河南,令惠以本官镇鲁阳,以为声援。遇疾,薨于军。

惠于诸将年最少。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太祖尝造射堂新成,与诸将宴射。惠窃叹曰:“亲老矣,何时办此乎?”太祖闻之,即日徙堂于惠宅。其见重如此。及,太祖为之流涕者久之。惠丧至,又临抚焉。赠本官,加秦州刺史,谥曰武烈。

(选自《周书·若干惠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之/逐北数里/虏其步卒/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
B.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之/逐北数里/虏其步卒/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
C.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乏/逐北数里/虏其步卒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
D.及战/惠为右军与+中军大破之/逐北数里/虏其步卒齐神武兵/乃萃于左军/军将赵贵等与战不利/诸军因之并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时行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字”。
B.男,古代爵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后文中的“进爵魏昌县伯”“进爵为公”等,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的朝代称为太守、知州、知府,如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滕子京曾任巴陵郡太守。
D.薨,古人对死的讳称。古代社会不同的人死叫法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大臣去世叫“薨”,一般人去世叫“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干惠刚正有力,作战勇猛。若干惠身形魁梧,他曾击败元颢,解除岐州之围,活捉万俟丑奴,平定水洛,收复弘农,击破沙苑等,常常率先冲锋陷阵。
B.若干惠屋立战功,数次晋升。他全力作战,屡立战功,曾被封为北平县男,食邑也多次得到增加,后来晋爵为长乐郡公,增加食邑二千二百户。
C.若干惠年轻有为,孝敬母亲。他在各位将领中年龄最小,以孝顺闻名。在太祖刚建成射堂和将领们宴饮射箭时,他叹息母亲老了自己还不能为她置办这些。
D.若干惠体恤部下,深受敬重。他善于安抚统御的部众,将士们没有不感激他的恩情的,人人都想为他尽忠。他去世时,太祖为他流泪很久,又亲自前往吊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惠与寇洛、赵贵等同谋翊戴太祖。
(2)陈贼形势,恨其垂成之功,覆于一篑,于是歔欷不能自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田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况,字元均。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书未尝去手,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其为文章,得纸笔立就,而闳博绮丽称天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后数年,遂中甲科,补江宁府观察推官,迁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方是时,赵元昊反,夏英公、范文正公经略陕西,言“臣等才力薄,使事恐不能独办,请得田某自佐”,以公为其判官,直集贤院、参都总管军事。自真宗弭兵,至是且四十年,诸老将尽死,为吏者不知兵法,师数陷败,士民震恐。二公随事镇抚,其为世所善,多公计策。大将有欲悉数路兵出击贼者,朝廷许之矣,公极言其不可,乃止。又言所以治边者十四事,多听用。
遂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充蜀、梓、利、夔路兵马铃辖。西南夷侵边,公严兵惮之而诱以恩信,即皆稽颡。蜀自王均、李顺再乱,遂号为易动,往者得便宜决事,而多擅杀以为威,至虽小罪,犹并妻子迁去蜀,流离颠顿,有以故死者。公拊循教诲,儿女子畜其人,至有甚恶,然后绳以法。蜀人爱公,以继张忠定,而谓公所继治为未尝有误。岁大凶,宽赋减徭,发廪以救之,而无饥者。事闻,赐书奖谕。居顷之,遂以为枢密副使,又以检校大傅充枢密使。
公行内修,为人宽厚长者,与人语,款款若恐不得当其意,至其有所守,人亦不能移也。自江宁归,宰相私使人招之,公谢不往。及为谏官,于小事近功,有所不言,独常从容为上言为治大方而已。范文正公等皆士大夫所望以为公卿,而其位未副,公得间辄为上言之,故文正公等未几皆见用。当是时,上数以天下事询大臣,慨然欲有所为,盖其志多自公发。公所设施,事趣可,功期成,因能任善,不必己出,不为独行异言,以峙声名,故功利之在人者多,而事迹可记者止于如此。嘉祐八年二月乙酉薨于第,享年五十九。
(选自《王安石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未尝去手     去:离开
B.其为世所善,多公计策   多:赞许,推崇
C.儿女子畜其人   畜:养育
D.公所设施,事趣可 趣:通“趋”,趋向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元昊造反的时候,夏竦、范仲淹两位先生担任陕西经略,认为田况的能力足以辅佐他们,就向朝廷申请,朝廷果然答应让田况来辅佐他们。
B.以往四川做官的人得到朝廷的同意可以便宜行事,而大多都是擅自诛杀来立威,甚至即使是很小的罪行,也一并把妻子儿女迁到四川去受苦。
C.范文正等人都是当时的士大夫期望担任公卿的人,然而一直没有如愿,田况得到机会就对皇上说这件事,结果范文正等人不多久就被朝廷重用了。
D.田况不做故为标新立异的行为,不说不同寻常的话,不以这些行为来积累名声,所以功名利益在别人身上的多,而他自己可以记的事却不多。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老将尽死,为吏者不知兵法,师数陷败,士民震恐。
(2)上数以天下事询大臣,慨然欲有所为,盖其志多自公发。
【小题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田况为政方面的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好篇什。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小宫伯。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户。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建德元年,迁京兆尹。三年,出为熊州刺史。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
‚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
ƒ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
④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王轨、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时年四十八。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B.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 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C.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D.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高祖”是帝王的庙号。著名的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世宗非常喜欢宇文神举,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不久,宇文神举又被周世宗任命为帅都督。
B.宇文神举是一个治理有方的人。在治理并州的时候,宇文神举针对此地的现实状况,励精图治,恩威并用,一月之间,远近心悦诚服。
C.宇文神举对待士人礼贤敬重,黄门侍郎卢思道曾参与反叛,被捉住后,将要被处死。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
D.周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恐怕自己遭殃,心中不安。后来被周宣帝派人赐毒酒而死,享年四十八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
(2)逆旅之父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