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清远、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面积及综合实力不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3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77%的GDP。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特点是( )。
A.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导
B.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
C.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D.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
【小题2】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小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B.城市占用耕地面积在不断增长
C.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因此珠江不存在水质变坏的问题
D.城市酸雨现象严重,且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23 01:3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马鞍山是我国典型的在小渔村基础上,由炼铁厂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读“马鞍山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白1990年以来,马鞍山市城市人口密度变化最大的是
A.市中心区
B.城市东北部
C.城市东南部
D.卫星城
【小题2】导致马鞍山城市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功能区的演变
B.传统老街的改造
C.逆城市化的出现
D.大型钢铁基地建成
【小题3】为促使马鞍山市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应
A.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B.积极发展焦炭冶炼
C.扩大铁矿资源开采
D.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略图。
材料二:鄱阳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饶等水冲积而成。位于115°01′~117°34′E,27°32′~30°06′N,面积38760.6平方公里。
(1)湘赣两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在投入要素中占优势的是
、
;在冶炼有色金属过程中,一般多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2)图中城市群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正成为我国某种能源输出地,则该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4)鄱阳湖平原是鱼米之乡,简析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同类题3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可分,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同类题4
图为某市1985~2010年产业结构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各项指标变化的特点是
A.1990年以后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产业
B.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一产业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D.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小题2】我国某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C.该区域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该区域的城市化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
同类题5
下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小题2】图示时期内
A.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
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表现出衰退现象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