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
三角洲
珠江
三角洲
京津冀
地区
东北
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55.2%)
23 798
11 335
13 094
12 957
61 184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
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
37.1
14.6∶52.3∶
33.4
 
材料三 2008年1月以来,享有“世界工厂”之誉的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服装、纺织、鞋帽、电子元件等产业正面临产业转移之痛,万余港企纷纷迁往湖南、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区和东南亚。随着传统密集型产业在珠江三角洲的撤离,每年汹涌的民工潮或将成为历史。
(1)2003年与2002年相比,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

(2)目前我国重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①   ;②     
(3)在四大经济圈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最低,你认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珠江三角洲大批传统产业纷纷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0-25 08:04: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l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时间

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金技术密集型

2001~2005

-2.35

0.87

0.52

2001~2013

1.51

0.66

-0.08

2006~2010

-1.10

2.13

1.35

2011~2013

0.88

0.21

1.31

 

 
【小题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小题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小题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