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外文言文阅读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1,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诗》不云乎?‘乃造2其曹3执豕于牢,’言将以为肴,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1轭:牲口拉东西套在其脖子上的曲木。②造:应为“祰”,告祭的意思。3曹:“褿”的简体字,祭祀猪的祖先。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及其未济也,请击之
A.予亦子倒之颠之作师说贻之
B.今以之代耕晏立于崔氏之门
C.不得田,其害小街亭小,干系甚重
D.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于是集谢庄少年精击技者而
A.宁毋先生而尤之而能改,善莫大焉
B.耕以牛犯法
C.宁毋先生谓弟子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吾悯而诏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9-28 03:46: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①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释
(1)怚:通“粗”,粗疏,鲁莽
(2)超距:跳跃。古代的一种游戏,用于习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以:率领
B.翦言不用,因病 谢:道歉,谢罪
C.自驰频阳     如:到,往
D.李信果秦军   辱:使……受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归老频阳    若亡郑而有益
B.故及大王向臣 臣壮也,犹不如人
C.悉国中兵以拒秦 度我至军中,君
D.翦举兵追之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小题3】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王翦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老臣罢病悖乱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乃悉国中兵以拒秦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於后世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年轻时就喜欢军事,后来为秦始皇做事,擒获太子丹,秦始皇认为他贤能勇猛,十分信任他。
B.在始皇诚恳道歉和强烈要求下,王翦不得已只得放弃自己的兵力要求,事实证明,这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自己的士兵养精蓄锐,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2)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小题6】用斜线为下面语段断句。(限断六处)
阳羡作《南唐书》,词严义正,然于二主之文才未尝不痛惜也时家国阴阴如日将暮二主乃别有一番闲心寄之词调竟以次获不朽矣。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累擢户部员外郎、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与将军忤。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请下有漕各省,列款指明,严行禁革,俾旗丁及漕运仓场,无从更生观望冀幸之心。”诏嘉其实心除弊。
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
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殚心民事殚:竭尽B.京漕积习相因因:沿袭
C.俾旗丁及漕运仓场俾:使D.坐会疏措语不经坐:居留,停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岳起“廉洁”的一组是( )(3分)
①行勘圩堤,落水致疾②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
③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④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
⑤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⑥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
A.①④⑥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岳起担任奉天府尹后,把前任居住的房屋、使用过的器物洗刷一番,来表明自己不受沾染,因此被提升为内阁学士。
B.嘉庆四年,特起用岳起为山东布政使。不久,提升为江苏巡抚。他禁止歌姬舞女游船卖唱,无事不许宴请宾客、演剧,苏州奢侈的风俗为之一变。
C.嘉庆八年,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他是在被免去代理礼部侍郎的官职后病故的。
D.岳起为官两袖清风,入京后不置邸舍,最终死于寺庙。身居高位,死后竟没有什么家产,他妻子为人也很正直、勤劳。
【小题4】
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刘湛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以久疾免官。补衡阳王义季右军主簿,迁太子洗马,以脚疾不拜。

元嘉二十六年,迁尚书吏部郎。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出为始兴王浚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淑始到府,浚引见谓曰:“不意遂垂屈佐?”淑答曰:“朝廷遣下官,本以光公府望也。”浚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浚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况密迩旬次,何其衰益之亟也!窃恐二三诸侯,有以观大国之政。”

迁太子左卫率。太子劭将为弑逆,其夜袁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内省无过,不能受枉。明旦便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淑及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斌惧,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 是何事,而可言罢。”淑出环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劭因命左右:“与手刃。”见杀于奉化门外,时年四十六。劭即位,追赠太常。孝武即位,谥曰忠宪公。

(节选自《宋书·列传卷七十》,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淑出环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
B.淑出环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
C.淑出环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
D.淑出环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句之学,是汉代儒学家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所重在于解释篇章字句。
B.太子洗马,“洗马”一作“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侍从官,秦汉始置。
C.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的时候在泰山祭天的大型典礼活动。
D.舅,帝王称异姓大邦、小邦诸侯为“伯舅”“叔舅”,诸侯则称异姓大夫为“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淑学问渊博,文才甚好。袁淑少时就显出不凡,其伯父、姑父都欣赏他。太祖北伐,他打算做一篇《封禅文》来彰显太祖盛德。始兴王刘浚戏弄他,他也用文章讽谏他。
B.袁淑为人高傲,颇为自信。伯父刘湛希望袁淑亲附自己,但袁淑却颇为轻视。袁淑刚到始兴王刘浚府上担任佐官,也不客气对刘浚说本是为其府门的声望增光的。
C.袁淑临难不惧,不卑不亢。面对太子盛怒,太子手下准备动手的局面,萧斌恐惧而服从,但袁淑却呵斥萧斌,并从容进言太子,劝说太子考虑要长远,赶紧放弃打算。
D.袁淑秉持臣道,以身殉义。太子刘劭弑父篡位时,希望袁淑相助,袁淑虽然知道刘劭终能成事,但还是不愿配合,而且极力劝阻刘劭,后虽有迟疑,但终因推辞而被杀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要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
②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替你当管家。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色作 色:脸色B.夫道之不修也   修:善,美好
C.君子亦有穷乎  穷:贫穷D.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莫:没有人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贤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人之不我信也   
大王来何操
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为击破沛公军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小题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之不我行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良工能巧而不能顺矣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C.譬使仁者而必信   
使使以闻大王
D.从者病,莫能兴
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于是他们就与兵士们一起在荒郊野外包围了孔子。
B.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走投无路时能够坚守节操,小人走投无路时就会无节制做事了。
C.夫子盖少贬焉?
先生为什么不能降低标准呢?
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不被容纳有什么可忧虑,不被容纳之后才显现出您是君子!
【小题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贤者”,陈、蔡大夫唯恐孔子受重用后危及自身,因此合谋围困孔子。
B.在同样的问题前,三名弟子胸怀、识见之高下立判。孔子最不喜欢子贡的回答。
C.孔子一行人受困,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弟子们都对他的这种行为非常不满。
D.颜回的“不容然后见君子”与孔子的“君子固穷”的持守是一致的,故孔子欣然而笑。
【小题6】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孔子的弟子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请分别简要概括他们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