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另外,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此建厂,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环境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①劳动力丰富 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 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小题2】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建厂的好处是
A.充分引进外资,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B.可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了污染
C.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
D.减轻就业压力,增加城市的人口数量,维护了城市环境
【小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部分城市仍出现缺水现象,原因除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以外,还有
A.地下水位下降
B.气候变干旱
C.河流径流量减小
D.水质型缺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14 01:19: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下图为两三角洲简图。
(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有哪些主要措施。
(2)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排第一,简要分析原因。
(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的农业应如何发展。
(4)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同类题2
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表2为2001-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
A.到2010年时,苏北产值最高
B.产值增速苏南、苏中先增后降,苏北持续增加
C.2001--2005年,逐渐向苏北集聚
D.2006--2010年可能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
【小题2】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合理举措是
A.减少行政干预,减低产业发展环境准入门槛
B.全部关停或外迁污染密集型产业
C.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发展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
同类题3
2012年7月11日至12日,辽宁省政府围绕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城新镇重要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园区以及城际连接带建设,发挥投资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提出了工作意见。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沈阳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
B.以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C.所需资源绝大部分要从其他区域调入
D.本地市场狭小,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小题2】关于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 ②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③彻底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④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类题4
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曾经独领风骚多年,加工贸易额一度占全国的40%以上。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子,用的电子产品,还有小孩子玩的玩具等,不管品牌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相当一部分产地在广东。然而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加工制造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结合“广东省产业转移图”,完成问题。
对于珠江三角洲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如要在此持续、健康地发展,未来的唯一出路是 ( )
A.加大技术研发
B.国家政策扶持
C.提高工资水平
D.开拓国际市场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包括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多列南北走向山脉及其附近地区,是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下图是横断山区山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横断山区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陡坡开垦仍然盛行。
(1)横断山区纬度较低,但冰川广布,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图中雪山的雪线高度呈趋势。
(2)简要分析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原因。
(4)简述横断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