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芙蕖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恢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
甲申国亡,父随。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领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人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B.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C.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D.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
【小题2】下列与文中划线字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有错的一项是()
A.江右: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B.甲申:这是中国历法上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等叫地支。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
C.卒:古人身份等级不同,死亡的指称也不一样,天子死为“崩”、“驾崩”或“薨”,大夫死为“卒”或“填沟壑”,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庶人(平民)死曰“死”。
D.蓄发:佛教僧人剃度,要削掉头发,去除了烦恼和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修行,如果中途还俗,又可以蓄发,文中的蓄发,指的是八大山人还俗。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八大山人颖异绝伦。幼年就能诗能书特别擅长绘画。曾经画一枝荷花,在衰残破败的荷叶中欲开还闭,非常有生气。
B.八大山人嗜酒,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以酒招待他,准备好笔墨纸砚,就可以得到他的画。
C.八大山人患颠病时,或痛哭,或大笑,或高歌,或混舞,疯疯癫癫,其实,在疯癫的外表下,更多的是国破父死的悲痛。
D.妻子孩子死后,八大山人因他人劝说,不想断了宗嗣,又准备还俗娶妻子了。
【小题4】翻译。
(1)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
(2)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1-17 12:42: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一切令出储蓄之家,预给其直,遂无奸僦之弊。十三年,为济州刺史,车驾东巡,耀卿躬自条理,科配得所。又历宣、冀二州刺史,皆有善政。
二十年,礼部尚书、信安王祎受诏讨契丹,诏以耀卿为副。俄又令耀卿赍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奚官。耀卿谓人曰:“夷虏贪残,今赍持财帛,深入寇境,不可不为备也。”乃令先期而往,分道互进,一朝而给付并毕。时突厥及室韦果谋劫袭之,比至而耀卿已还。
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术,耀卿奏请唐玄宗通漕运,调运江淮粮赋进京。上深然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宪,其可乎?”
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
俄而,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诚精劲勇烈,然其近日言气矜夸,臣窃忧之。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
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岁解属文    属:写作
B.耀卿躬自条理   躬:亲自
C.上深然其言   然:认为……是对的
D.上将幸东都   幸:宠幸
【小题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B.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C.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D.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耀卿出身于官宦之家,小时候聪明会写文章,青年时代在相王府中任典签。
B.唐玄宗采纳裴耀卿的建议,给贪赃犯死罪的夷州剌史杨浚免死流放,停减杖刑。
C.裴耀卿担任京兆尹的第二年,建议通漕运,调江淮粮赋进京,唐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D.裴耀卿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尚书左丞相等职,不谋私利,颇有政绩。

同类题2

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宴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 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只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椎桴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渡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固境而引兵归。

【小题1】用斜线“/”为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
【小题2】将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最比其羸弱者
【小题3】将下列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子卿曰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曰落
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梁简文
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然青
愈於蓝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子建,字敬忠。释褐奉朝请,累迁太尉从事中郎。初,世宗时平氐,遂于武兴立镇,寻改为东益州。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群氐作梗,遂为边患,乃除子建为东益川刺史。子建布以恩信,风化大行,远近清静。正光五年,南、北二秦城人韩祖香、张长命相继构逆,佥以州城之人莫不劲勇,同类悉反,宜先收其器械。子建以为城人数当行陈,尽皆骁果,安之足以为用,急之腹背为忧。乃悉召居城老壮晓示之,并上言诸诚人本非罪坐而来者悉求听免。肃宗优诏从之。子建渐分其父兄子弟外居郡戍,内外相顾,终获保全。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阐肃宗甚嘉之 诏子建兼尚书为行台,刺史如故。于是威震蜀土,其粱、巴、二益、两泰之事,皆所节度。先是,子建屡求归京师,乃遣刺史唐永代焉。子建将还,群氏慕恋,相率断道。主簿杨僧复先行晓喻,诸氐忿曰:“我留刺史,尔送出也!刀斫之数创,几死。子建徐加慰譬,句日方得前行,吏人赠遗,一无所受。而东益氐、蜀寻反,攻逼唐永,永弃城而走,乃丧一藩矣。初,北海王元颢内逼,庄帝北幸,子建谓所亲卢义僖曰:“北海自绝社稷,称藩萧衍,吾老矣,岂能为陪臣?”遂携家口居洛南,颢平乃归。太傅李延实子待中彧为大使,抚慰东土,时外戚贵盛,送客填门,子建亦往候别。延实曰:“小儿今行,何以相勖?弦子建曰:“益以盈满为诫。”延实怅然久之。子建自出为藩牧,董司山南,居脂膏之中,遇天下多事,正身洁己,不以财利经怀。及归京师,家人衣食常不周赡,清素之迹,著于终始。永熙二年春,卒于洛阳孝义里舍,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北史·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B.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C.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D.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朝请,指官员奉朝廷的召请而参加朝会,文中指魏子建脱去平民身份进京任职。
B.行台,“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其在驻扎地设立的临时机构称为行台。
C.社稷,指山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山神和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外戚,指帝王的母亲或妻子方面的亲戚,从文中看李延实一家当属外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子建广施恩德,颇有成效。东益州原镇将、刺史不得人心,致使氐人作乱,魏子建到任后推行德政,民风大治,境内安宁。
B.魏子建治乱有方,深得民心。南北二秦反叛时,他恩威并施消除祸患:当他离任时,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迁怒于送行的官员。
C.魏子建忠于朝廷,进退有度。庄帝受元颢威逼逃亡北方,魏子建因年迈无法陪同,毅然携全家辗转洛阳城外,战乱平定才返回。
D.魏子建洁身自好,清廉奉公。他身处乱世,虽在富饶之地任职,却从不中饱私囊,等回到京师,全家人连衣食都不充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建以为城人数当行陈,尽皆骁果,安之足以为用,急之腹背为忧。
(2)子建徐加慰譬,旬日方得前行,吏人赠遗,一无所受。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高祖器重礼遇日有加焉,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寻除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
高祖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高祖得表览之怃然,曰:“当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今日之计,唯作必克之举。”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以破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诏谥宣简。
(节选自《魏书·王肃传》)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因言萧氏危灭之兆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卿何为而来 徐公何能及君也
C.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  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肃自谓《礼》《易》为长   长:专长B.或屏左右相对谈说   屏:回避
C.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归顺D.后忝登朝,或领郡,蒙恩泽 有愧于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B.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C.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D.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
【小题4】下列对文学知识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客,这些食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B.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C.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D.薨是古代对死去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也指对帝后之死的描述。而大夫死曰卒,庶人曰死。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肃出仕萧赜政权,父亲兄弟却被萧赜杀害,王肃只好从建业来投奔高祖,魏高祖很同情他的遭遇。
B.王肃对高祖竭诚尽忠,知无不言,很受高祖器重。很快被授为辅国将军,赐爵开阳伯,王肃坚决不接受职位,高祖答应了。
C.王肃到义阳征讨萧鸾,没等克城,萧鸾便派裴叔业侵犯涡阳。王肃上书请求援军未被允许,于是亲自带兵打败裴叔业。
D.王肃多次驻守边境,深得人心,归附之人门庭若市。他不好声色,清廉乐施,死后因其忠心大度,帝诏谥为宣简。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昼晦欲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榻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榻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嵌天上,如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下,飗飗然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
注释:①珠还: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罪天谴,不可说婴:遭受
B.朝村暮郭耳而:表示并列
C.昼晦欲雨适:正好,恰逢
D.使握端下缒:绳子
【小题2】(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①三年,未尝如此饫饱 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④乐与归,寝处共之
⑤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    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A.①③⑤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云鹤本来致力于读书学习,且以文才而闻名;后来因为家底薄,生活日渐困难,就放弃读书,改做买卖,经营了半年,家境逐渐富裕了起来。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就把自己因罪被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间,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小题4】(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3分)
译文:  

②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4分)
译文:    

【小题5】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选自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