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意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意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遗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意。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意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遣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10 10:01: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鲍防,字子慎,襄州襄阳人。少孤窭,强志于学,善辞章。及进士第,历署节度府僚属,入为职方员外郎。薛兼训帅太原,被病,代宗授防少尹、节度行军司马, 召见,慰遣之。俄知留后,兼太原尹、节度使。入为御史大夫,历福建、江西观察使,召拜左散骑常侍。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少保,谥曰宣。防于诗尤工,有所感发,以讥切世敝,当时称之。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时号“鲍谢”云。

(摘自《新唐书· 鲍防传,有删改》

②(防)累官至河东节度使。人乐其治,诏图形别殿。丁乱,从幸奉天,除礼部侍郎,封东海公。贞元元年,策贤良方正,得穆质、柳公绰等,皆位至台鼎,世美其知人。时比岁旱,质对:“汉故事,免三公,烹弘羊。”权近独孤偭欲下按治,防曰:“使上闻所未闻,不亦善乎?”置质高第,帝见策嘉之。授工部尚书。

(摘自《唐才子传校笺》,有删改)

防有政声唯总戎非所宜而谬执兵柄以太原革车胡骑雄杂而回纥深入寇防出拒战为虏所败,为礼部侍郎时,尝遇知杂侍御史窦参于通衢,导骑不时引避,仆人为参所鞭,及参政秉政,遽令致仕。防谓亲友曰:“吾与萧昕之子齿,而与昕同日悬车,非朽迈之致,以余忿见废。”防文学旧人,历职中外,不因罪戾,而为俗吏所摈,竟以愤终。众颇悯防而咎参,故参之败不旋踵,非不幸也。

(摘自《旧唐书· 鲍防传》,有删改)

④鲍防代总节度使,会回纥入寇,防遣大将焦伯瑜等击之,自良曰:“寇远来,难与争锋。请筑二垒扼归路,坚壁勿出,求战不许,师老而堕,其势易乘。”防不听。伯瑜战百井,大败。

(摘自《新唐书· 李自良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花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防有政声/唯总戎非所宜/而谬执兵柄/以太原革车胡骑雄杂/而回纥深入寇/防出拒战/为虏所败/
B.防有政声/唯总戎非所宜/而谬执兵柄/以太原革车胡骑/雄杂而回纥深入/寇防出拒战/为虏所败/
C.防有政声/唯总戎非所/宜而谬执兵柄/以太原革车胡骑/雄杂而回纥深入/寇防出拒战/为虏所败
D.防有政声/唯总戎非所/宜而谬执兵柄/以太原革车胡骑雄杂/而回纥深入/寇防出拒战/为虏所败/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僚属:贵族或大官出行时的随从人员或职员。
B.公:爵位名称,五等之首;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
C.台鼎:古称三公为名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后指考中进士为官者。
D.策: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也指一种议论文体,如《教战守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防深受皇帝看重,手语要职。太原统帅薛兼训患病期间,唐代总任命鲍防为少尹,并亲自加以慰勉,不九任命他为留后,兼任太原尹、节度使。
B.鲍防精于诗歌写作,世人赞美。鲍防是文学上的前辈,写诗往往有感而发,切中时弊,受到当时人们的赞美,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号称“鲍谢”。
C.鲍防敢于坚持己见,为国选才。科考中,穆质就连年的旱灾表达了否定朝中权臣的言论,独孤偭想让穆质落榜,而鲍防以优等成绩录取了穆质。
D.鲍防受到庸吏排挤,忧愤而终。鲍防在担任礼部侍郎时与后来执政的窦参发生矛盾,遭到窦参的排挤,但经过鲍防的积极斗争,不久窦参失势。
【小题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萧昕之子齿,而与昕同日悬车,非朽迈之致,以余忿见废。
(2)请筑二垒扼归路,坚壁勿出,求战不许,师老而堕,其势易乘。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许氏吴兴溪亭记
权德舆
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青苍在目,潺湲激砌。晴烟阴岚,明晦万状。鸥飞鱼游,不惊不喁。时时归云,来冒茅栋。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
②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于胸中。
③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皆有嘉闻。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
(注)①滑:乱。②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③大来:指吉祥亨通。
【小题1】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
【小题3】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
【小题4】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
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
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
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
【小题5】(小题5)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足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贾谊集》)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慰问、吊唁
B.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 指责
C.宫妇左右莫不王     偏爱
D.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第二次又拜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孙叔敖楚令尹 公输般楚为云梯之械
B.楚王不知臣不肖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君谨守此三 食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足治楚矣  皆美于徐公
【小题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B.甲文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C.从乙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D.甲、乙文的主旨都是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