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小题2】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是(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小题3】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3-24 09:08: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曾有人提出“引渤入疆”设想,利用玻璃钢管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的高度,再往西输送至新疆。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罗布泊等干盐湖、封闭构造盆地等,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达到治理沙漠的目的。对此,相关领域数十位院士认为该设想不切实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渤海城市群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环境污染严重、局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针对这些城市化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对策。
(2)简述“引渤入疆”沿线荒漠化较严重的自然原因。
(3)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如今干涸只剩下盐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布泊作为我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时的生态作用。
(4)与新疆相比,华北地区缺水更严重,严重依赖“南水北调”输送的水资源。简要说出“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的有利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引渤入疆”不切实际的原因。
同类题2
该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④②
C.③①
D.③④
同类题3
经济结构转型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促使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读下列图表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比较2005年和2012年内蒙古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
(2)运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原理,评价其第二产业变化的合理性。
同类题4
读某城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可以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城市发展只影响地下水这一自然因素
【小题2】1980年~2000年,该地区所属的城市化阶段及典型现象是()
A.加速阶段逆城市化现象
B.后期阶段逆城市化现象
C.加速阶段郊区城市化现象
D.后期阶段郊区城市化现象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7年7月,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该桥的贯通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1)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说明珠江口海湾对于发展该产业的作用。
(2)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需要识别和控制的自然风险。
(3)阐述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
(4)一年中佛山市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说出其出现的大致日期。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