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喀什是古丝绸之路商埠重镇,是今天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是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上的璀璨明珠。2010年初,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市,和新疆共同建设喀什经济开发区.截至2017年,深圳累计投入财政援疆资金59.91亿元,建设援疆项目232个。援建的喀什深圳产业园吸引了大量纺织企业进驻,服装远销中亚、欧美市场。目前喀什地区高技术产业较少。下图为喀什位置简图。


(1)简析喀什深圳产业园吸引了大量纺织企业进驻的原因。
(2)简述大量纺织企业布局在喀什深圳产业园区内可产生的效益。
(3)与深圳相比,指出目前喀什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不利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5-29 04:46: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10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4)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5)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至少答两点)。

同类题3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沪、苏、浙三省市,地域相连,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然而,在这背后却是一条无形的行政区划,使长三角区域内各省市出现招商引资大战,重复建设、壁垒重重,阻碍了长三角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包括中国北方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加快该地区的发展,将大大提升北方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略图”、“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有专家建议调整行政区划,构筑大上海经济区。试分析此建议的好处。(4分,答对2点即可)
(2)比较A、B两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区位特点,简析两城市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5分)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题对以上两区域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该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部分,请你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3)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京沪高速铁路已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动工建设。该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这样做除了可节省土地外,还有何好处? (2分)
(4)调查发现,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倾向于在以上两区域投资建厂,试分析这样做的理由。(3分,答对3点即可)

同类题5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状况,上网搜集了下面的三组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三大都市圈投资、出口、消费占GDP比重表(单位:%)。
都市圈
1987~1996年
1996~2006年
 
投资额
出口额
消费额
投资额
出口额
消费额
长三角都市圈
33.00
32.33
35.37
36.70
41.24
32.63
珠三角都市圈
30.10
92.94
36.08
29.88
95.35
33.50
京津冀都市圈
36.74
14.11
37.78
39.99
15.96
35.00
 
材料二:三大都市圈人力资源和科技活动比较表。
年份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
授权专利中发明比例(%)
流动人口占全国比重(%)
2000
73.34
41.42

97.69
4.61

56.37
1.65

2005
177.07
27.56
14.63
228.17
9.61
22.07
166.85
5.08
40.57
 
材料三: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图甲

图乙
(1)三大都市圈成为我国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的区位优势是    
(2)从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方式(投资、出口、消费)来看,外向型的是 ,内向型的是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三大都市圈受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B.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
C.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
D.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3)三大都市圈中,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贡献最大的是 ,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贡献最大的是 。珠三角能够吸引我国巨大的流动人口的原因是    
(4)三大都市圈在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