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震,濠人。从太祖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景川侯,禄二千石。从蓝玉征云南,分道取临安诸路,至威楚,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云南平,因请讨容美、散毛诸洞蛮及西番朵甘、思曩日诸族。诏不许。又请以贵州、四川二都司所易番马,分给陕西、河南将士。又言:“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请以泸州至建昌驿马,移置峨眉新驿。”从之。二十一年,与靖宁侯叶升分道讨平东川叛蛮,俘获五千余人。
  寻复命理四川军务,同蓝玉核征南军士。会永宁宣慰司言,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又辟陆路,作驿舍、邮亭,驾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州,以达保宁。先是行人许穆言:“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帝以松州控制西番,不可动。至是运道既通,松潘遂为重镇。帝嘉其劳。逾年复奏四事:一,请于云南大宁境就井煮盐,募商输粟以赡边。一,令商入粟云南建昌,给以重庆、綦江市马之引。一,请蠲马湖逋租。一,施州卫军储仰给湖广,溯江险远,请以重庆粟顺流输之。皆报可。
  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善政自誉,蓝玉败,疾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密诏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选自《明史·曹震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B.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C.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D.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古为国患尤剧。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如: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C.奏,常称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等。封建时代下级对上级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如:拔刀斫前奏案。
D.密诏,秘密的诏书,一般表述是古代皇帝或者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权力人员紧急或秘密留下的文书和口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震跟从太沮起兵,屡立战功。曹震跟随太祖起兵,累积功劳被任命为指挥使。因征讨西番有功封为景川侯,食禄二千石。后跟蓝玉征讨云南,降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人,讨伐平定了东川叛蛮,俘虏五千余人。
B.曹震受诏治理河滩,顺利疏通。诏令曹震治理疏通滩堵塞,他到泸州视察,看到了有条河直通永宁,于是凿石削崖,加深、扩广河道,达到通漕运的目的,又开辟陆路,兴建驿舍邮亭,架桥立栈,量后通达保宁。
C.曹震创建松潘重镇,积极建议。曹震治理运道畅道,松潘成为重镇,太祖嘉奖曹震的功劳。过了一年,他又上奏了四件事:掘井煮盐、运粮固边、粮钱换马、免马湖租、顺江送粮等。他的奏请得到了允准。
D.曹震治蜀善政有誉,未得善终。曹震在治蜀中,管理良好很有声誊,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有人妒忌他,就污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密诏追论逆党,曹震与儿子曹炳一同被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
(2)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05 03:46: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小题5】张居正作为少有的治世能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他为改善国家财政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宗皋劝帝悖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殊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寇已去。宗皋言:“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命建昌三屯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燕河营、古北口。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共官张迭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耀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连宗皋及耀,各杖一百,耀连死,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节选自《明史•郭宗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B.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C.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D.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夺俸,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俸即俸禄,指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薪金。
B.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先例。这里的意思是依照旧例。
C.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D.存问,指慰问并进行请教,在古代,多用于君主对臣下的一种关心和虚心纳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宗皋直言进谏,不畏强权势力。他上疏规劝皇帝要改善为政的方法,被廷杖四十;众臣讨论推举保定巡抚刘夔时,他极力陈说刘夔谄媚权势劣迹。
B.郭宗皋善于思考,常有独特见解。在密云等地的驻兵方式上及蓟镇的边防事务等方面,他都提出了创新的做法,这些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认可。
C.郭宗皋受到追责,戍守陕西边塞。鹞儿岭一战无胜果,大同一战总兵张达等战死,都使他受到处罚,后来他又受到朝廷追责,戍守陕西靖虏卫。
D.郭宗皋致仕还乡,备享朝廷恩荣。他告老还乡后,皇帝屡次派人前来问候,并送给他廪米和仆人;在他死后,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赠谥号“康介”。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2)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邝埜,字孟质,宜章人。永乐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众谓将起大狱,埜执一二市豪归。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营造北京,执役者钜万,命埜稽省,病者多不死。
宣德四年振关中饥。在陕久,刑政清简。父忧服除,擢应天府尹。蠲苛急政,市征田税皆酌其平。正统十年进尚书。瓦剌也先势盛,埜请为备,又与廷臣议上方略,请增大同兵,择智谋大臣巡视西北边务。寻又请罢京营兵修城之役,令休息以备缓急,时不能用。
也先入寇,王振主亲征,不与外廷议可否。诏下,埜上疏言:“也先入犯,一边将足制之。陛下为宗庙社稷主,奈何不自重。”不听。既扈驾出关,力请回銮。振怒,令与户部尚书王佐皆随大营。埜堕马几殆,或劝留怀来城就医。埜曰:“至尊在行,敢托疾自便乎?”车驾次宣府,朱勇败没。埜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不报。又诣行在申请。振怒曰:“腐儒安知兵事,再言者死!”埜曰:“我为社稷生灵言,何惧?”振叱左右扶出。埜与佐对泣帐中。明日,师覆,埜死,年六十五。
埜为人勤廉端谨,性至孝。父子辅为句容教官,教埜甚严。埜在陕久,思一见父,乃谋聘父为乡试考官。父怒曰:“子居宪司,而父为考官,何以防闲?”驰书责之。埜又尝寄父褐,复贻书责曰:“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封还之。埜奉书跪诵,泣受教。景泰初,赠埜少保,官其子仪为主事。成化初,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
(注)①邝埜(Kuàng Yě)②钞法: 中国古代关于纸币发行、流通、兑换的法令。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B.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C.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D.奏曰/市人闻令震惧/钞法通矣/事遂已/倭犯辽东/戍守失律者百余人/皆应死/命埜按问/具言可矜状/帝为宥之
【小题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父丧的婉辞。古代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必须按规定辞官为父母守制。
B.外廷,是相对皇宫内(内廷) 而言的,指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处理政事的地方。
C.回銮,指古代亲征的帝王率领出征的军队返回国都,也指出游的后妃返回朝廷。
D.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邝埜处事宽和,为百姓着想。监造北京城时,服劳役的人中那些生病的大多保住了性命;任应天府尹,减免了当地百姓的苛捐杂税。
B.邝埜懂军事,有战略眼光。瓦刺也先势力强大,邝埜请示朝廷做好防备,免除驻守京城士兵劳役以备及时调用,可惜朝廷没能采用。
C.邝埜忠心耿直,心系社稷安危。邝埜以死相谏力阻皇帝亲征,触怒宦官王振,被迫随皇帝大营出行,最后被害,时年六十五岁。
D.邝埜廉洁正直,深受父亲影响。父亲教子甚严,邝埜在陕西做官时因思念父亲,想请父亲任乡试的考官,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成祖在北京,或奏南京钞法为豪民沮坏,帝遣埜廉视。
(2) 汝掌刑名,当洗冤释滞,以无忝任使,何从得此褐,乃以污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丘。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命始下,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

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孙振基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
B.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
C.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
D.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也称秋闱,考中的人称举人。会试是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也称春闱,考中的人称贡士。
B.生员,明、清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通名生员,俗称秀才。
C.礼部,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也称春官。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也称秋官。
D.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
B.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C.孙振其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录取韩敬为第一。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
D.孙振基敢于谏言。对熊廷强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言,最终使皇帝改变主意。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
(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而军卫尤横,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家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徐本雅重同。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用此取祸
注:①烦剧:事物多而杂乱。②军卫:防守一方的军士。③布政使:明代官名,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 抑买:压价购买
B.同械其魁通衢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C.其人骨鲠可用    骨鲠:指耿直
D.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 按治:依照法律治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关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率  前令率不能堪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以 数以威福撼同   辄巧诋以罪
C.其  其人骨鲠可用   帝不知其由
D.会  会同奏亦至  会其怒,不敢献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能说明道同执法严正的一项是
①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②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③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④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   ⑤遣卒语同释之    ⑥笞竟始遣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钱有势的几十个恶霸压低价格购买集市上的珍宝物品,他们稍不如意,总是用各种罪名诬陷别人。道同惩罚他们,他们的家人争着贿赂朱亮祖以求免罪脱身。
B.道同拒绝了朱亮祖为土豪的求情,但朱亮祖放走了他们,还借其它事鞭打道同。仗势为恶的罗氏兄弟被道同惩治,朱亮祖为了袒护他们,削夺了道同的权力。
C.朱亮祖先弹劾道同傲慢无礼,帝派使臣诛杀道同,后又因看了道同的奏章而醒悟,又派人去宽恕道同,但道同还是在后使者到来之前被杀害。
D.道同作番禺知县,执法严明,不合道理的事情一律抗拒不听,百姓依靠他才安定了。在他死后,百姓感念他,有的人刻木做成牌位在家中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