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子奢,苏州吴人,从乡人顾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辞。隋大业中,为直秘书学士。天下乱,辞疾还乡里。后从杜伏威入朝,授国子助教。太宗贞观初,高丽、百济同伐新罗,连年兵不解。新罗告急,帝假子奢员外散骑侍郎,持节谕旨,平三国之憾。子奢有仪观,夷人尊畏之。二国上书谢罪,赠遗甚厚。始,武德时,太庙享止四室,高祖崩,将祔主于庙,帝诏有司详议。子奢建言:“汉丞相韦玄成奏立五庙,刘歆议当七,郑玄本玄成,王肃宗歆,于是历代庙议不能一。且天子七庙,诸侯五,降杀以两,礼之正也。臣请依古为七庙。”于是尚书共奏:“自《春秋》以来,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诏可。然言七庙者,本之子奢。帝尝诏:“起居纪录臧否,朕欲见之以知得失,若何?”子奢曰:“陛下所举无过事,虽见无嫌,然以此开后世史官之祸,可惧也。史官全身畏死,则悠悠千载,尚有闻乎?”池阳令崔文康坐事,栎阳尉魏礼臣劾治,狱成,御史言其枉。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鞫报礼臣不实,诏如请。子奢曰:“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诏可。子奢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谊缘饰。每侍宴,帝令论难群臣,恩礼甚笃。卒于官。
(节选自《新唐书·儒学·朱子奢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B.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C.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D.在律∕上书不实∕有定罪∕今抵以死∕死者不可复生∕虽欲自新弗可得∕且天下惟知上书∕获罪欲自言者∕皆惧而不敢申矣∕
【小题2】对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年号,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法之一,如甲辰、康熙等。
B.《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诗》《书》《礼》《易》《孟子》也都是儒家经典。
C.“崩”是对帝王之死的婉称,古代对帝王的去世还有崩殂、薨、卒、殒、殇、不禄等多种称法。
D.皇帝自称“朕”,皇帝发布的命令或文告称“诏”,“草诏”是皇帝写诏书向臣民表达其旨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子奢先在隋朝为官,唐时曾前往朝鲜半岛平息战乱。他在隋朝为官时,逢天下动乱,为官不稳定;他前往高丽、百济平息战乱时受到二国的厚待。
B.朱子奢通晓祭祀礼仪,发表意见有根有据。在唐高祖死后祭于先祖神庙一事上,朱子奢引经据典,建议依照古制设立七庙,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C.朱子奢坚持依法办事,博学健谈。在如何处理魏礼臣一事上,他认为应按照法律来办;他健谈,好引经据典,有时在宴饮时皇上还让他与群臣辩论。
D.朱子奢敢于拒绝皇帝看似合理的要求,并晓之以理。皇帝想看起居注,以便知道自己的得失;朱子奢认为这样做就会影响当朝史官,使记录失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推亲亲,显尊尊,为不可易之法,请建亲庙六。
(2)礼臣诉御史阿党,乞下有司杂讯,不如所言请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05 07:48: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我国元代出现的一种成熟的戏剧形式,剧本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剧本包括曲词、宾白和科范三部分,角色行当主要有旦、末、净、杂等四类。关汉卿是元杂剧的重要代表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陶渊明,又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主要作品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他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其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C.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秦观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D.文艺复兴运动是13至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家、艺术家。被称为“时代的灵魂”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