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   管:钥匙
B.而无所,必有悖心    勤:勤奋
C.蹇叔之子师 与:参加
D.文王之所风雨也 辟:通“避”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之所为,郑必知B.使出师于东门
C.尔墓木拱矣D.夏后皋墓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负责卜筮的官员,把晋文公出殡时棺材里发出的像牛叫的声音解释为君命大事,说明晋国已有作战准备,这和蹇叔对战事的分析是一致的。
B.秦穆公攻打郑国是缘于杞子从郑国派人传递回来的一个消息。这个杞子,应该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中“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那个“杞子”。
C.秦穆公就攻打郑国的事去征求蹇叔的意见,说明穆公是信任蹇叔的。当他听完蹇叔的分析之后却谢绝了蹇叔的劝告,可见蹇叔的分析有违事理。
D.蹇叔不同意穆公偷袭郑国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是不合适的。因为长途行军,士兵会劳累不堪,战斗力也会下降。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乃不可乎?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4 08:0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卢辩,字景宣,少好学,博通经籍。正光初,举为秀才,为太学博士。以《大戴礼》未有解诂。辩乃注之。其兄景裕为当时硕儒,谓辩曰:“昔侍中注《小戴》,今汝注《大戴》,庶纂前修矣。”节闵帝立,除中书舍人。属齐神武起兵信都,既破尔朱氏,遂鼓行指洛。节闵遣辩持节劳之于邺。神武令辩见其所奉中兴主,辩抗节不从。神武怒曰:“我举大义,诛群丑,车驾在此,谁遗尔来?”辩抗言酬答,守节不挠。神武异之,舍而不逼。孝武即位,以辩为广平王赞师。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石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辩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及帝入关,事起仓卒,辩不及至家,单马而从。或问辩曰:“得辞家不?”辩曰:“门外之道,以义断恩,复何辞也。”孝武至长安,封范阳县公。历位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加本州大中正。周文帝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延大议,常召顾问。迁太子少保,领国子祭酒。赵青雀之乱,魏太子出居渭北,辩时随从,亦不告家人。其执志敢决,皆此类也。寻除太常卿、太子少傅,转少师,魏太子及诸王等皆行束情之礼,受业于辩,进爵范阳郡公。自孝武西迁,朝仪湮坠,于时朝廷宪章、乘與法服,皆令辩因时制宜。皆合轨度,多依古礼。性强记默识,能断大事,凡所创制,处之不疑。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累迁尚书令。及建六官,为师氏中大夫。明帝即位,还小宗伯,进住大将军。帝尝与诸公幸其第,儒者荣之。卒,谥曰献,配食文帝庙庭。隋开皇初,以辩前代名德,追封沈国公。

(节逸自《北史·卢辩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石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辩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
B.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石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辩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
C.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石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辩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
D.永熙二年/平等浮屠成/孝武会万僧于寺/石佛低举其头/终日乃止/帝礼拜之/辩曰/石立社移/自古有/此陛下何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本来的意思是马驾的车,古代有时也特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来借代帝王将相。
B.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时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C.束脩,古代礼物,即捆成一捆的十条干肉,也特指人学敬师的礼物,或给老师的酬金。
D.追封,对死后的人,为了追念其生前的种种影响而给的称号,有一定的纪念性意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辩博通经籍,受到大儒称赞。卢辩为《大戴礼》作注释,被当时的大儒卢景裕称费,说他注解的《大戴礼记》差不多汇集了前贤的著述。
B.卢辩直面威逼,守节操不屈服。卢辩奉节闵帝之命到邺城慰劳齐神武,却被神武强迫着去拜见中兴主,卢辩坚决拒绝,神武不得不放弃。
C.卢辩以公废私,坚守为官之道。随从孝武帝去关中时,卢辩来不及回家,就只身骑马跟从,他认为在外为官之道,应该用大义割断私情。
D.卢辩创制典制,受到朝廷重用。孝武帝西迁后礼仪颓败,卢辩因时制宜创制了各种典章制度;因卢辩能断大事,所以升迁,官至尚书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文帝以辩有儒术,甚礼之,朝廷大议,常召顾问。
(2)帝尝与诸公幸其第,儒者荣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连璧者,字玉梧,吾乘北郭人也。性至孝,父鸿胪丞,晚得异疾,医不治。有道士衣破絮,至其家,谓璧曰:“是非脔乳熊,莫能疗也。”乃徒步入秦中,璧日伺幽箐伏莽,灌木丛祠,踪迹熊穴。窥熊出,潜刃其乳二,怀之出。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夜宿废庙中,屐声入。璧察之,乃曩所遇道人也。璧大骇:“师何至是?”道士曰:“待尔久矣!”乃以药傅璧足,辄能立。道士授一书,皆符咒,曰:“尔善用,后四十年,与尔会鸠兹之市。”璧遂至家,父吞乳熊肉,瘥。

后数年,父以他病殁。璧愈厌弃世俗,欲为五岳游。乃稍稍理前道人所书,能隐形,驱风雷雨,又剪纸为人马甲盾器械。客侍御游公幕府。崔、魏忌侍御,祸家又以侍御匿妖妄报。缇骑至,缚侍御与璧。槛车至河西务,璧曰:“烦诸公致词中贵,我野人不习豪家,欲他往。”诸缇骑急视之,槛屋寂无人矣。璧与侍御亡淮上,璧曰:“君可归楚中。”是时璧变姓名为张思任,于是朝廷捕亡者张思任。

璧乃潜某宗伯家,遇之厚。时权要与宗伯卻,璧曰:“国贼也!”乃走长安上书劾权要险狠倾善类,为逆阉复仇,宜司寇请室。上大怒,执之,就斩西市。桎梏忽脱地,寂无人矣。是时,璧又变姓名为李抱真,于是朝廷捕亡者李抱真,而璧之家人不知也。

璧辄忆前道人约,至鸠兹市,僦居候道人,且三载。一日,人大呼墙外曰:“此中匿亡者三人,曰宋连璧、张思任、李抱真,可速出!”璧大骇无措,其人已排闼入,则昔所与别道人也。责之曰:“以尔夙有道契,故授之书,尔奈何与党锢事,为天下逋逃客耶?吾以此迟三年始至。”璧顿首谢,愿自此与师永绝世缘,不复恋妻孥矣。道人曰:“不可!尔还里,当再与家人见。”

璧遂携药囊抵家。其妻已丧久,儿梦瑞,璧去方周岁,见不复认。璧同母弟珠,当捕张、李时,亦疑其为兄,终未敢以告人也。至是心动,趣之,急启扉,兄弟各相识,因抚其子,具告所以,留数日去。

(选自李焕章《爽韵居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稍稍理前道人所书   使人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B.璧与侍御亡淮上。   夫普,何厌有(《烛之武退秦师》)
C.宜司寇请室   维扬帅逐客之令(《指南录后序》)
D.具告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B.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C.熊至/璧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D.熊至/壁仓皇惊堕崖谷下/伤两趾/病不能步/而持乳熊如故也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B.“逆阉”,旧指弄权作恶的宦官。清朝魏忠贤专权,被人们称为“逆阉”。
C.“党锢”,指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党参政的现象。
D.“顿首”,指以头叩地而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璧察之,乃曩所遇道人也。
(2)璧大骇无措,其人已排闼入,则昔所与别道人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先?”成龙奏:“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①在屯,未能约束。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得盗,赏;藏盗、纵盗,罚。”下部议行。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京师。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②,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脧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上问:“尔尝山东巡抚靳辅③,谓减水坝不宜开,今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遗医往视。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取材于《满汉名臣传》)
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③靳辅:清代治河专家。
(二)
公治乐亭前后十余年,清白如一日。凡井间苦乐,利弊沿革,士民贤不肖,皆周知无遗。或兴、或除、或宽、或猛,无不深惬于情……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取材于王士祯《如山于襄勤公年谱墓志铭》)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盗为先 弭:消除
B.召京师 诣:到,往
C.尔尝山东巡抚靳辅 短:缺少
D.以病乞假   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宜先 大王来
B.无问劫为旗为民   又间令吴广之次旁丛祠中
C.上人之力而敝之
D.今何如 三餐而反,腹犹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
奸诈险恶之人,倚仗旗人的名义,私藏坏人
B.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我的后代有这样的人,我定当执行法律惩治他们
C.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
河防各处设置负责人,从而没有顾此失彼的忧患
D.不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
(如果)不剥削百姓,那么拖欠的债务用什么来偿还
【小题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知县、知府和知州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从文章内容看,知府官职高于知县。
B.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有专门的词语,文中表示升迁的有擢、赐等;表示贬谪的有降、署等。
C.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于成龙谥号“襄勤”。
D.古代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生肖纪年等纪年方法,文中所提及的“康熙七年”为年号纪年。
【小题5】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两个恰当的四字词语,评价人物在治理河道中的表现。
于成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康熙帝: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于成龙在任职期间曾受到处分,而百姓两度向朝廷申请挽留他,请结合两个文段,简要说明他受百姓爱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