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隆庆二年五月,命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迭。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空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五年秋,台功成。精坚雄壮,二千里声势联接。久之,土蛮犯辽东,继光急赴,偕辽东军拒退之。继光已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自顺义受封①,朝廷以八事课边臣,三岁则遣大臣阅视,而殿最之。继光用是频荫赉。
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强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节)
【注】①顺义受封:指在此之前,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事。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B.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C.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D.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然边卒木/强律以军法将不堪/请募浙人为一军/用倡勇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同知,明代军事职官名称,从一品,协助左右都督管理本府所辖都司、卫所。
B.古人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名称,如鸡鸣、黄昏。“日昃”指太阳偏西,约下午一点到三点。
C.太子太保是东宫官职之一,负责教习太子。明清时常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近臣。
D.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或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戚继光少有大志。他身为将门之后,从小洒脱不拘,有非凡的志气。虽然家庭贫寒,但非常喜欢读书,通晓经史大义。
B.戚继光治军有方。初入浙,他发现所辖卫所军队战斗力不强,于是从中挑选精悍的士兵,进行特殊训练,研制并更新武器,练成了名闻天下的“戚家军”。
C.戚继光战功显赫。在东南抗倭战争中先后九次击溃敌军,俘获、斩杀了敌军一千多人,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这和他号令严明,赏罚公平有很大的关系。
D.戚继光创建了空心敌台。他认为蓟镇的周边城墙,绵延二千里,如一处有缺陷,那么整个坚固的长城就会成为废物,于是建议修建既可节省费用又可观察四方的空心敌台。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2)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7 09:0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日本陷朝鲜,石星惑沈惟敬言,力主封贡。国祚面诘星:“此我乡曲无赖,因缘为奸利耳,公独不计辱国乎?"星不能用。二十六年,超擢礼部右侍郎。湖广税监陈奉横甚。国祚贻书巡按御史曹楷,令发其状。帝怒,几逮楷,奉亦因此撤去。尚书余继登卒,国祚摄部事。时皇长子储位未定,冠婚逾期,国祚屡疏谏。戚臣郑国泰请先冠婚,后册立。国祚抗疏言:“本朝,外戚不得与政事。册立大典,非国泰所宜言。况先册立,后冠婚,其仪仗冠服之制,祝醮敕戒之辞,升降、坐立之位,朝贺拜舞之节,因名制分,因分制礼,甚严且辨。一失其序,名分大乖。违累朝祖制,背皇上明伦,犯天下清议,皆此言也。”国祚摄尚书近二年,争国本至数十疏,储位卒定。陕西狄道山崩,其南涌小山五,国祚请修省。社稷坛枯树生烟,复陈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滥狱四事。云南巡抚陈用宾进土物,国祚劾之。寻转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汤兆京劾其纵酒逾检,帝不问,国祚遂引疾归。
光宗即位,以囯祚尝侍潜邸,特旨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国祚素行清慎,事持大体,称长者。明年会试,故事,总裁止用内阁一人,是科用何宗彦及国祚,有讥其中旨特用者。国祚既竣事,即求罢,优诏不允。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纪为礼部侍郎时,尝以事忤国祚者也。三年,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十三疏乞休,诏加少傅兼太子太傅,乘传归。明年卒。太傅,谥文恪。
(节选自《明史·朱国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B.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C.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D.朱国祚/字兆隆/秀水人/万历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进洗马为皇长子/侍班官寻进谕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婚,指行加冠、结婚礼。加冠是古代成人的标志,表明可以结婚成家。
B.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如其父母、兄弟,与皇族宗亲相对。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用以代指国家。
D.赠太傅,“赠”与前文的“进”“改”“加”,在封建时代都指授予在世的官员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国祚敢于直言。对被沈惟敬的言论迷感力主封贡的石星,他当面诘责;对干预朝政的外戚郑国泰,他上疏直言批评。
B.朱国祚关心国本。针对皇长子储位未定,婚期过了期限,在担任尚书的近两年间,他上疏数十次,最终确定了储位。
C.朱国祚深受优待。御史汤兆京弹劾他纵酒超越礼制,因为皇帝还未即位时,他曾经侍奉皇帝,因此皇帝对此并不过问。
D.朱国祚顾全大局。参与主持会试,对别人讽刺他是因为迎合皇上才受到特别任用,他在完成工作后才主动请求辞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广税监陈奉横甚。国祚贻书巡按御史曹楷,令发其状。
(2)刑部尚书王纪为魏忠贤所逐,国祚合疏救,复具私揭争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这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纪年法之一,此外常见的还有干支纪年法。
B.庶吉士,亦称庶常,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D.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建议皇帝并尊两宫太后,后来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2)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纮,字世缨,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湖广驿丞。

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

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帝悉从其请。

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恤军士战殁者家。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

十七年以年老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①鱼:指一种水鸟,善于捕食小鱼、昆虫等。②小王子,指当时鞑靶族小王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摧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B.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C.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D.遭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职或流放”,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迁”“贬”“黜”等。
B.奥援,意为内援,指在内部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
C.尚书,古代官职名,始于战国,历代相承。文中指“六部”中“户部”的最高官职。
D.廪,有“储存粮食的仓库”“储藏的粮食”“公家发放的粮食”等意,也可指俸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纮宦海沉浮,生活清贫。秦纮在官场上历经官职的升降起伏,为官多年,家产却寥寥无几,生活俭省、清贫。
B.秦纮很有见识,常受重用。他对“诉讼”等事的看法颇有见地,得到皇帝的肯定,并且多次受到朝廷重用。
C.秦纮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秦纮不畏官宦贵族权势,多次揭露一些权贵的不法行为,如弹劾总兵官柳景贪婪暴戾等。
D.秦纮老当益壮,勇立军功。舆论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所以他所统领的军队声威大震,取得了卓著的军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
(2)纮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恤军士战殁者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国珍,字汝聘,奉新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国珍不应乞就南为刑部主事盗七十余人久系谳得其情减释过半。就改吏部,进郎中。出为福建提学副使,以侍养归。遭母丧。服除,遂不出。家居垂二十年。张居正既卒,朝议大起废籍。万历十一年,仍以故官莅福建。迁湖广右参政,分守辰沅。洞蛮乱,将吏议剿,国珍檄谕之,遂定。

二十四年闰八月,孙丕扬去国,帝久不除代。部事尽弛,其年十二月竟废大选。阁臣及言官数为言,明年二月,始命国珍为吏部尚书。三殿灾,率诸臣请修省。旋有诏起废。国珍列三等,人品正大、心术光明者,文选郎王教等二十四人,才有足录、过无可弃者,给事中乔允等三十三人,因人诖误、衅非己作者,给事中耿随龙等三十六人,并请录用。竟报寝。明年三月,倡廷臣诣文华门请举皇长子册立、冠婚,言必得请方退。帝遣中官谕曰:“此大典,稍需时耳,何相挟若是!”乃顿首出。给事中戴士衡劾文选郎白所知赃私,国珍为辨,且求罢。帝不听,除所知名。御史况上进因论国珍八罪。帝察其诬,不问。国珍遂称疾,累疏乞休。先是,丕扬坐忤张位去官,位欲援同己者为助,以国珍乡人,汲引甚力。及秉铨,一守成宪,不为位用;位恶之,国珍乃怀去志。至是,帝忽怒吏部,贬黜诸郎二十二人。国珍求去益力,许乘传归。

初,杨巍为吏部,与内阁相比,得居位八年。自宋纁、陆光祖力与阁抗,权虽归部,身不容,故自纁至国珍卒未浃岁去,惟丕扬阅二年。时咸议阁臣怯,而惜纁等用未竟也。国珍素以学行称,风力不及孙鑨、陈有年,而清操似之,均为时望所属。家居十三年卒,年八十四。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选自《明史·蔡国珍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国珍不应/乞就南/为刑部主事/盗七十余人久系/谳得其情/减释过半
B.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国珍不应/乞就南/为刑部/主事盗七十余人/久系谳得/其情减释/过半
C.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国珍/不应/乞就南为刑部/主事盗/七十余人久系/谳得其情/减释/过半
D.乡人严嵩当国欲罗致门下国珍/不应/乞就南/为刑部/主事盗七十余人/久系谳得/其情减释/过半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选,旧时举行的对官员资历、功绩的考核,用以定其官职。
B.册立,指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
C.乘传,两个意思:一是指奉命出使;一是文中的意思,即乘坐驿站的马车。
D.内阁,明清时设置多位大学士共同行使宰相权,按皇帝意旨批办各项事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国珍体恤民众,不崇尚武力。蔡国珍被任命湖广右参政时,被分配守卫辰沅,当时洞蛮作乱,将吏主张清剿,蔡国珍发文书开导他们,最终洞蛮停止作乱。
B.蔡国珍为官认真,看人准确。蔡国珍担任吏部尚书时,皇帝下诏重新任用废置的官员,蔡国珍就拟定了起用人员名单,但最终这个提议没有被朝廷通过。
C.蔡国珍不被利用,遭人嫉恨。蔡国珍掌管选任官员的权利后,遵守本来规定的制度,不肯被张位利用,遭到张位的嫉恨,于是蔡国珍产生了离开朝廷的想法。
D.蔡国珍抗衡内阁,两年离任。因为吏部尚书与内阁对抗,虽然权利回归到吏部,但这几年担任吏部尚书的官员为官的时间都比较短,蔡国珍也只担任两年尚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丕扬坐忤张位去官,位欲援同己者为助,以国珍乡人,汲引甚力。
(2)国珍素以学行称,风力不及孙鑨、陈有年,而清操似之,均为时望所属。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之。守仁娠十四月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取材于《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之 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 薄:攻打。
C.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逆:迎面。
D.守仁不赴,请归 省:探望。
【小题2】下列每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守仁娠十四月生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B.三十五日而贼平 四方之土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忠、泰轻守仁文士,强射 项王则受璧,置坐上
D.其为教,专致良知为主     皆美于徐公
【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
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每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
C.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地弃船上岸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D.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
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有很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很有才学,很受皇帝器重;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取了进士。
B.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C.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小题5】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
A.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