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差
B.没有良好的市场条件
C.所处位置不佳,与北京、天津、郑州等工业中心相距远
D.公路、铁路等交通比较便利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A.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了煤炭资源的蕴藏量
C.加快了产业向国外的转移
D.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小题3】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减轻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5-12 05:14: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进口石油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量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地区石油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石油量占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读表,完成:
年份
进口量
消费量
进口依存度(%)
1990
607.96
11486
5.29
1995
3095.16
16065
19.3
2000
8832.00
22439
39.4
2005
13617.00
31767
4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口石油依存度增长趋势减缓
B.进口石油递增率等于消费递增率
C.消费递增率等于进口石油依存度递增率
D.石油进口递增率等于进口依存度递增率
同类题2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同类题3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炭资源总量大,但分布不均
B.贵州省全省范围内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C.煤炭资源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D.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四省区最集中
【小题2】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竞争主要有(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新能原和可再生能源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小题3】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所采取的措施最不合理的是( )
A.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B.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C.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同类题4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掘业
D.冶金业
【小题2】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10%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同类题5
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
①减轻输入地环境压力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④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小题2】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轻噪声污染
C.改善大气环境
D.减少交通事故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山西省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