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提高煤炭产量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14 02:4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蒙东基地煤变油的工艺流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制约该工艺实施的主要条件是( )
A.距离消费市场远
B.工艺技术要求过高
C.生态破坏严重
D.水资源相对短缺
【小题2】关于该流程的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②利于能源转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图甲为山西省略图。图乙为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
(1)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
(2)有专家认为山西省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难以取代火力发电,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3
下图是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请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种能源可能是
A.铁
B.石油
C.水能
D.煤
【小题2】图中M地区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肥力不足
D.草原锐减
【小题3】M地区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风沙大
B.地表植被少,土质疏松
C.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D.过度放牧
【小题4】为了扩大M地区的能源外运,我国兴建的铁路是
A.青藏铁路
B.大秦铁路
C.粤海铁路
D.京包铁路
同类题4
在一定区域内,某地理事物的重心是指其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该地理事物各个方向的发展相对于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度上的变化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纬度上的变化
【小题1】【小题2】仅从运输量考虑,由于能源生产、消费和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带来的压力最大的是()
A.北煤南运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南水北调
【小题3】【小题4】近30年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和GDP重心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A.向东北
B.向西南
C.向东南
D.向西北
【小题5】【小题6】以上变化说明,近30年来和我国经济发展关联度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A.农牧业
B.重化工业
C.轻纺工业
D.高技术产业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西省是我国传统能源大省。近年来,山西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著名钢铁基地太原M企业过去向美国出口普通钢材,近年来该企业研发出超薄钢材,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交货周期短,适宜市场需求时效性强,主要用于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并对美国出口。下图分别为山西省略图和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门类变化示意图。
(1)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
(2)有专家认为山西省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难以取代火力发电,请说明理由。
(3)M企业产品升级后向美国出口钢材,推断运输方式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山西省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