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过50Mt时,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超过100Mt,该国家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保证能源安全。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Mt(百万吨)
材料三 2009年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十大国
国家
沙特
伊朗
阿曼
伊拉克
科威特
进口量(吨)
4,708,237
2,201,259
1,631,649
1,337,765
609,483
比重(%)
23.98
11.21
8.31
6.81
3.1
国家
苏丹
安哥拉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巴西
进口量(吨)
487,333
3,181,308
1,242,554
480,893
413,469
比重(%)
2.48
16.21
6.33
2.45
2.11
(1)读材料一,简述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必然引起能源的区域调配。简述我国当前能源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三十年石油的供需特点是_______
______。
(4)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石油进口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减轻我国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7-05 02:59: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同类题2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2003年3月,该地正式获批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图甲和图乙为榆林市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图丙为该化工基地内某镁合金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示意图。
(1)分析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3)简述该镁合金企业采用此生产模式的意义。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榆林在工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同类题3
调查名称:山西能源黃源的综合利用
调查资料:山西省焦煤黃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这些企业逐渐被关停。到2014年,山西省形成4个千万吨级的焦化园区。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调查思考
(1)说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煤产业的特点。
(2)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山西省关停小焦化企业的原因。
(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带来的积极影响。
同类题4
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 煤炭资源的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省范围内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D. 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小题2】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新能源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小题3】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突尼斯盛产橄榄油、石油和磷酸盐等。近年来,每年有60% ~70%的橄榄油出口到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和意大利。2015年7月,我国“三一重工”集团将17台开采磷酸盐矿的矿车交付突尼斯。图为突尼斯略图。
(1)说出突尼斯由北向南自然植被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
(2)分析西班牙、意大利大量进口突尼斯橄榄油的原因。
(3)说出突尼斯内陆铁路线的走向并分析原因。
(4)你是否赞成突尼斯大量开采磷矿资源,并阐述理由。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