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图示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
(2)P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前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近年来P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7-27 12:04: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石油安全问题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煤制油”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

材料一: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煤炭的种类中,我国发热量高的烟煤占储量的三分之二,可供冶炼钢铁的炼焦煤占三分之一,主要煤田煤层厚,埋藏浅。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最高,煤炭与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燃烧时具有热值低、灰分高、污染严重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

材料二: 左图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右图为我国“煤制油”产业布局规划图

(1)根据图文资料,从三个层面归纳我国煤炭资源的基本特征。
(2)我国已经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地区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利条件。
(3)“煤制油”产业的建立优化了当地产业,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角度分析煤变油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4)能源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煤制油”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一个可行性措施,请再例举至少两条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