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小题2】下列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7 06:0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障碍和关键环节不在国内,而在国外,中亚地区应是现阶段合作的重点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东南连接中国新疆,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磷灰石等有突出的地位,2012年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49位,同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量预测及出口方式图

材料三  继上世纪70年代初第一亚欧大陆桥投入使用后,1992年第二亚欧铁路大桥正式全线通车。第二亚欧铁路大桥全长10900公里,比第一亚欧大陆桥减少行程3000公里,辐射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亚欧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但目前通过中亚运输的贸易额尚不到1%。中亚运输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5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  运输方式的发展;该地区   的气候特征;以及其长期战乱。(6分)
(2)根据材料二可知,哈萨克斯坦如果没有新增和改造项目的完成,现有基础设施的出口能力在 年达到饱和,该国原油出口峰值期出现在 年,外运能力过剩量最大时约为 万桶/日。(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第二亚欧大陆桥比第一亚欧大陆桥在促进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8分)
(4)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分析中国投资哈萨克斯坦的原因。(8分)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位于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区域,承南启北,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濒黄海、西临中原,背靠华中经济区。为了进一步推动淮海经济区的发展,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徐州市,以省政府制定的徐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全面推进淮海经济区“八大中心”建设,不断探索城市产业机构优化的途径。现已成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华东门户”。

材料二 下表为“1978--2007 年徐州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和相对劳动生产率”表(表中结构偏离度是考察各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之间对称状况的一种经济指标, 指各产业在GDP中所占的百分比与该产业就业在总就业中所占的百分比的比值与1的差。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指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材料三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了普遍推广。此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面上良好的日照、通风条件,为发电板发电提高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在水面下养殖喜阴鱼类,形成一体化模式。近年来,在江苏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徐州市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地进行鱼塘施工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位于徐州市北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有关专家预测,徐州市将综合开发利用采煤塌陷地1200余亩,为塌陷土地利用开辟一条新路。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2)结合材料二,从徐州市劳动生产率与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下列关于徐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
势,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内部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失业问题。
B.1990-2000年, 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趋于稳定, 说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基本相当。
C.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 一直以来是主要的劳动力流出部门。
D.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逐渐成为劳动力流入的重要部门, 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3)阅读材料三,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徐州市发展“渔光互补”经济模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