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遵裕,字公绰,忠武军节度使琼之孙也。以父任累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夏人寇大顺城,谅祚中矢遁。会英宗晏驾,遣遵裕告哀,抵宥州下宫,夏人遣王盥受命,以吉服至,遵裕切责之,遂易服。既而具食上宫,语及大顺城事,盥曰:“剽掠辈耳。”遵裕曰:“若主寇边,扶伤而循,斯言非妄邪!”夏人以为辱,亟遣人代对,终食不敢发口,辄忿怒曰:“王人蔑视下国,弊邑虽小,控弦十数万,亦能躬执橐鞬,与君周旋。”遵裕瞋目曰:“主上天纵神武,毋肆狂蹶,以干诛夷。”时谅祚觇于屏间,摇手使止。神宗闻而嘉之,擢知保安军。
熙宁初,朝廷用王韶复洮、陇,命为秦凤路沿边安抚,以遵裕副之。寻以古渭为通远军,命知军事。明年,持附顺羌部图籍及绘青唐、武胜形势入献,擢引进副使、带御器械,俾归治师。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诏建为镇洮军,又命知军事。寻以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进西上阁门使、荣州刺史,充总管,复知通远军。
从韶取岷州,下之,令士众曰:“生获老幼与得级同。”全活者以数万。捷闻,加岷州刺史。明年,羌乘景思立之败,围河、岷二州,道路不通者几月。或请退保,遵裕曰:“敢议此者斩!”岷城军缺,守者恐,遵裕登西门,命将纵击,别选精骑由南门噪而出,合击之,羌败走。时朝廷以岷城远难守,议弃之。诏至,贼已溃矣。以功进团练使、龙神卫都指挥使、知熙州。坐荐张穆之为转运使,而穆之有罪,知颍州,未几,徙庆州,又坐事知淮阳军。
元丰四年,复知庆州。诏与诸路讨夏国,请济师,得东兵十一将,骑不足用,以群牧马益之。又令节制泾原兵,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语在《昌祚传》。贬郢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主管中岳庙。卒,年六十,赠永州团练使。
(节选自《宋史·高遵裕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B.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C.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D.师次庆平堡/夜行/晨至野人关/羌人旅拒引亲兵/一鼓破之/进营武胜城下羌众/逃去/遂据其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是我国历史时期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所以叫节度使。
B.晏驾,是古时帝王死亡的讳称,古代帝王死还可以称为“千秋万岁”“升遐”“宾天”“大行”“驾崩”“薨”等。
C.熙宁,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D.罢和黜,都是降职或罢免的意思,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除、拜等,表示贬官的有:贬、谪、左迁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遵裕在向西夏告哀过程中,据理力争,打击了西夏的嚣张气焰,得到了神宗的肯定,提升他担任保安军知军。
B.河岷二州被困,高遵裕不同意退保别处,他登上西门,派将入敌营,同时又派骑兵从南门鼓噪而出,羌人败走。
C.攻下岷州城后,为了避免滥杀无辜,高遵裕传令给士兵,活捉老幼与杀人得首级相同,所以很多人因此保全性命。
D.高遵裕虽然屡立战功,但是因为推荐张穆之为转运使,而张穆之有罪后,他也获罪被免,调任颍州知州这一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王人蔑视下国,弊邑虽小,控弦十数万,亦能躬执橐鞬,与君周旋。
(2)刘昌祚先至灵州,几得城,遵裕嫉之,故不用其计,遂以溃归。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16 11:19: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秀,字彦达。秀既长,美风仪,性方静。虽左右近待,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永元中,高祖以秀为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京口自崔慧景作乱,累被兵革,民户流散,秀招怀抚纳,惠爱大行。仍值年饥,以私财赡百姓,所济活甚多。

六年,为使持节。将发,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秀曰:“吾岂爱财而不爱士。”乃教所由,以牢者给参佐,下者载斋物。既而遭风,斋舫递破。及至州,闻前刺史取征士陶潜曾孙为里司。秀叹曰:“陶潜之德,岂可不及后世!”即日辟为西曹。时盛夏水泛长,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直。秀教曰:“刺史不德,水潦为患,可利之乎!给船而已。”

七年,遭慈母陈太妃忧,诏起视事。寻迁都督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是岁,魏悬瓠城民反,杀豫州刺史司马悦,引司州刺史马仙琕,仙琕签荆州求应赴。众咸谓宜待台报,秀即造兵赴之

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使长史萧琛简府州贫老单丁吏,一日散遣五百余人,百姓甚悦。

十三年,复出为郢州刺史。郢州当涂为剧地,百姓贫,至以妇人供役,其弊如此。秀至镇,务安之。主者或求召吏。秀曰:“不识救弊之术;此州凋残,不可扰也。”于是务存约己,省去游费,百姓安堵,境内晏然。每冬月,常作襦裤以赐冻者。

秀有容观,每朝,百僚属目。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左右尝以石掷杀所养鹄,斋帅请治其罪。秀曰:“吾岂以鸟伤人。”在京师,旦临公事,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竞朝不饭,亦不之诮也。精意术学,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

(节选自《梁书·萧秀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B.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C.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D.遣防阁文炽率众讨之燔/其林木绝/其蹊迳蛮/失其崄/期岁而江路清/于是州境盗贼遂绝及/沮水暴长/颇败民田/秀以谷二万斛赡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的封号。高祖、太祖均可指称开国皇帝。
B.出,文中即“出官”,古代指从京城为官调到地方为官,一般是指被贬谪,其官职级别往往比原先的级别要低。
C.陶潜,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县令等职。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D.经记,“经”即“经书”,指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记”在文中指杂记,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秀关心百姓。他镇守京口时,面对民众因战事流徙的局面,招集安抚,大行恩惠,还用自己的钱财救活了很多百姓。
B.萧秀做事果断。魏国悬领城民众反叛,萧秀在接到马仙碑请求接应的文书后,不顾大家的意见,立即派部队前往。
C.萧秀施行仁政。他担任郢州刺史时,面对严重的治政弊端,他安定百姓,坚决拒绝骚扰民众的做法,使得境内安宁。
D.萧秀为人宽容。萧秀养的天鹅因为伤害了人而被人用石头砸死,斋帅请求治这个人的罪,萧秀却反对这种做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左右近侍,非正衣冠不见也,由是亲友及家人咸敬焉。
(2)厨人进食,误而覆之,去而登车,竞朝不饭,亦不之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