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
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 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
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 “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
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 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 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
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
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 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
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
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
恐祸之身,乃亡去。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小题1】下列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
B.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
C.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 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
D.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中国古代战国及汉初时期,王公贵人府中的亲近属官。 |
B.南面称孤,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
C.郎中,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后世为各部要职。 |
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级称上级或同辈相称的谦词。 |
【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句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中划线句
| 解 说
| 同类句
|
A.
| 求妇人宜子者进之
| 定语后置句,即“求宜子之妇人进之”
| 求人可使报秦者
|
B.
| 即幸于春申君
| 被动句,“于”表被动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C.
| 谨舍而言之楚王
| 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
| 空自苦无人之地
|
D.
| 恐祸之身,乃亡去
| 宾语前置句,意为“担心自己遭受 祸患”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A. A B. B. C. C D. D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园心机深重,他处心积虑地把妹妹送给春申君,又因妹妹生育了太子,得以掌权。 |
B.春申君昏庸,听信李园的劝说,将其怀有身孕的妹妹献给楚王,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
C.朱英洞察危机,劝春申君尽早除掉李园,并表示愿意自己出手帮助春申君解决问题。 |
D.春申君不听良言,认为李园是个软弱的人,不会对自己不利,最终就死在李园手中。 |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
(2)李园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