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冯唐者,其大父
①赵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之,而搏髀
②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
“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祁。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
③,曰阃
④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
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
注 ①大父:祖父。②搏髀:拍着大腿。③毂:车轮,此指车。④阃:国门。⑤莫府:“莫”通“幕”;“幕府”指将帅出征时设在野外的营帐。
【小题1】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
B.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
C.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
D.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全都能证明文帝“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的一组是
①上怒,起入禁中 ②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③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④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⑤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⑥复以为云中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郡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
B.文帝发怒是因为冯唐在众人面前说他即使有李牧这样的贤才也不会任用,使他难堪。 |
C.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擅自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而受到法办,爵位被削。 |
D.冯唐在仕途上一直很坎坷,景帝让他做楚相,不久又免了他的职,武帝求贤时,他已老了。 |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