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掾,拜偏将军。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及王郎起,郡国皆降之,光独不肯,遂与都尉李忠、令万脩、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同心固守。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即时开门,与李忠、万脩率官属迎谒。世祖入传舍,谓光曰:“伯卿,今势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光曰:“不可。”世祖曰:“卿兵少,如何?”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世祖从之。拜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留南阳宗广领信都太守事,使光将兵从。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遣骑驰至巨鹿界中。吏民得檄,传相告语。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旬日之间,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乃遣光归郡。城头子路者,东平人,姓爰,名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起兵卢城头,故号其兵为“城头子路”。力子都者,东海人也。更始立,遣使降,拜子都徐州牧。是岁,更封光阿陵侯,食邑万户。五年,征诣京师,奉朝请。其冬卒。

(节选自《后汉书·任安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更始……万岁)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B.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C.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D.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即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者,此处指性情谨厚之人,刘赐见任光衣冠整齐,容貌端庄,故视之为“长者”。
B.掾,是东汉的一种享受国家俸禄的幕僚式的辅助官员,相当于助理或秘书。
C.卿,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世祖与任光商讨军事对策时称他为“卿”,表示对其尊敬。
D.檄,原是一种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文书,后专门代指军事领域的文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光感恩怀德。汉兵到宛的时候,任光因光鲜亮丽的衣帽招来杀身之祸,被路过的刘赐搭救后,为其效力。
B.任光赤胆忠心。在郡国都投降王郎的情况下,任光与几位忠臣一起坚守信都,并斩杀了前来劝降的廷掾。
C.任光敢打敢拼。敌众我寡,世祖又在走投无路时投奔于他,权衡利弊后,他放弃了既定的逃跑计划,放手一搏。
D.任光智勇双全。为了短时间内招募到土卒,任光想出灵活的对策,借助地形,巧用火光,迫使守城吏民投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廷掾持王郎檄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市,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
(2)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4 02:20: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訾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释:①訾:通“赀”“资”,钱财。②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
B.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
C.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
D.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日/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孝景帝,是汉景帝的谥号。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用来高度概括或评价人物生平意义的称号。
B.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铺陈、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在汉唐时与诗并举。
C.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西汉时期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
D.婚,文中是结婚的意思。婚姻在古代有明确的指代,婚是指女婿的父亲,姻是指儿儿媳的父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相如仰慕蔺相如,但因为汉景帝不喜欢辞赋,再加上他又生病,所以就辞官旅居梁国。
B.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之赋》,是与邹阳、枚乘、忌夫子等读书人相处好多年后才写的。
C.《子虚之赋》是借助“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三个人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规劝皇帝的。
D.司马相如是一个能明察灾祸和事情将要发生的人,并且懂得如何躲避,所以天子也很惊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
(2)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余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镘(mà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之业:职业
B.于市之主人舍:寄居
C.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强: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焉鉴:照(镜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待人力后完也蟹六跪二螯
B.有一至者焉,又往过安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用力者使人使负栋之柱,多南亩之农夫
D.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土石何?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泥瓦匠王承福认为用力者使于人,自己不做官而做低贱辛苦的泥瓦匠是应该的。
B.泥瓦匠王承福认为那些富贵人家富不过二代三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
C.泥瓦匠王承福认为一个人只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一件事,劳心又劳力是圣人也做不到的。
D.韩愈认为王承福虽然做到了独善其身,但一毛不拔,不利天下。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A.
【小题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2)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珏,字君玉,陇西凤州人。年十八,从军钓鱼山,以战功累官中军都统制,人号为“四川虓将”。
宝祐末,大兵攻蜀,破吉平隘,拔长宁。顺庆、广安诸郡,破竹而下。明年,合诸道兵围合州,凡攻城之具无不精备。珏与王坚协力战守,攻之九月不能下。珏魁雄有谋,善用兵,出奇设伏,算无遗策。其治合州,士卒必练,器械必精,御部曲有法,虽奴隶有功必优赏之,有过虽至亲必罚不贷,故人人用命
自全汝楫失大良平,大兵筑虎相山,驻兵两城,时出攻梁山、忠、万、开、达,民不得耕,兵不得解甲卧,每,竭数郡兵护送,死战两城之下始克入。咸淳二年十二月,珏遣其将史炤、王立以死士五十斧西门入,大战城中,复城。
合州城壁甚固。然开、庆受兵,民凋弊甚,珏外以兵护耕,内教民垦田积粟,未再,公私兼足。十年,加宁江军承宣使。德祐元年,升四川制置副使、知重庆府。征其兵入卫,蜀道断,不得达。已而泸、叙、长宁、富顺、开、达、巴、渠诸郡不一月皆下,合兵围重庆,作浮梁三江中,断援兵。自秋徂冬,援绝粮尽,珏屡以死士间入城,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二年二月,遣张万以巨舰载精兵,断内水桥,入重庆。六月,遣赵安破神臂门,执梅应春杀,复泸州。重庆兵渐解去,围泸州。十二月,赵定应迎珏入重庆为制置。
大兵会重庆,驻佛图关。遣泸州降将李从招降,珏不从。至元十五年二月,大兵破绍庆府,守将鲜龙。珏率兵出薰风门,大将也速儿战扶桑坝,诸将从其后合击之,珏兵大溃。城中粮尽,赵安以书说珏降,不听。安乃与帐下韩忠显夜开镇西门降。珏率兵巷战不支,归索鸩饮,左右匿鸩,乃小舟载妻子东走涪。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明日,万户铁木儿追及于涪,执之送京师。
珏至安西赵老庵,其友谓之曰:“公尽忠一世,以报所,今至此,纵得不死,亦何以哉?”珏乃解弓弦自经厕中,从者焚其骨,以瓦缶葬之死所。
(选自《宋史·张珏传》有删改)
【注】①大兵:元兵。②部曲:指军队。③渠:渠州,今四川渠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渠,竭数郡兵护送     饷:食物、给养
B.内教民垦田积粟,未再   期:满一周年
C.守将鲜龙 执:捉住、抓住
D.珏乃解弓弦自经厕中 自经:上吊自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兵不得解甲卧 登高招,臂非加长也     
B.执梅应春杀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大将也速儿战扶桑坝  彼彼年相若也
D.乃小舟载妻子东走涪  不赂者赂者丧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B.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C.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D.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夺斧掷江中/珏踊跃/欲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军大举入侵,诸郡相继沦陷,合州被重重包围;张珏操练士兵,整治器械,在军中赏罚分明。
B.开州、庆州遭受敌军袭扰,张珏就派军队护耕,并指导百姓农业生产,官府和百姓都有了充裕的粮食储备。
C.重庆被围,几成孤城。张珏收复泸州,解了重庆之围;与敌大战扶桑坝,城破后亲率兵巷战。
D.张珏十八岁从军,为国家出生入死。大厦将倾而独木难支;因部将开城投降,张珏被俘身亡,令人扼腕。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过虽至亲必罚不贷,故人人用命。
(2)珏屡以死士间入城,许以赴援,且为之画守御计。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躬字仲孙,顺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

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实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

后三,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有,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

(选自《后汉书·郭躬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B.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C.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D.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赦”是指免除或减轻罪犯的罪责或刑罚,由帝王在登基或更改年号等时机施行。
B.“迁”是指古代官员官职调动,“迁”单独出现时一般是指升职,“左迁”指降职。
C.“辟”是指君主招募名士授予官职。“召”则不同,“召”是指官府感召能士任职。
D.“尚书”指东汉尚书台的首脑尚书令,负责处理机要政务。尚书令直接对君主负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躬子承父业,精通法律。郭躬的父亲郭弘是断案专家,后来郭躬讲授法律时,学生也常达数百人。
B.郭躬行事依法,通晓事理。面对秦彭一案,他认为秦彭应该被斩首,但根据实际情况,应另当别论。
C.郭躬明辨是非,宽严相济。他认为犯罪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对过失犯罪的处罚应比故意犯罪轻。
D.郭躬思虑细致,心系百姓。郭躬认为,在大赦前犯了死罪又在大赦后被抓捕的罪犯也应被免除一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
(2)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少时家贫,父死无以为葬,河南县吏为办其事,齐贤深德之,事以兄礼,虽责不替也。又尝依太子少师李肃家,肃死,为营葬事,岁时祭之。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雍熙三年,大举北伐,代州杨业战没。上访近臣以策,齐贤请行,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是时辽兵自湖谷入寇,薄城下,神卫都校马正以所部列南门外,众寡不敌,副部署卢汉赟畏懦,保壁自固。齐贤选厢军二千,出正之右,誓众慷慨,一以当百,辽兵遂却。先是,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齐贤以师期既漏,且虞美众为辽所乘。既而美使至,云师出并州,至北井,得密诏,东师败绩于君子馆,并之全军不许出战,已还州矣。于时辽兵塞川,齐贤曰:“贼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闭其使密室,中夜发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城西南三十里,列帜然刍。

辽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意谓并师至矣,骇而北走。齐贤先伏步兵二千于土磴砦,掩击大败之。捷奏,且归功汉赘。初,王延德与朱贻业同掌京庾,欲求补外,贻业与参政李沆有姻娅,托之以请于沆,沆为请于齐贤,齐贤以闻。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延德、贻业皆讳不以实对,齐贤不欲累沆,独任其责。十月,命知定州,以母老不愿往,未几,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自是日啖粥一器,终丧不食酒肉蔬果。归洛,景德七年夏,薨,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张齐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B.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C.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D.赵普尝荐齐贤于太宗/未用/普即具前列事/以谓/陛下若进齐贤/则齐贤他日/感恩更过于此/上大悦/遂大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厢军:宋代驻州的常备军队,一般没有训练、作战的任务,主要从事各种劳役。
B.娴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婿父称为姻,两婿互称曰娅。也写作“姻亚”。
C.丁内艰:指父母去世。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时,要辞官归乡闭门守丧,不能做官。
D.薨:指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由此可以推断张齐贤去世时已有爵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齐贤懂得感恩。他以侍奉兄长的礼节侍奉帮他办丧事的河南县吏,即使显贵了也不变;他曾投靠李肃,李肃死后,为李肃营办丧事,逢年过节祭祀他。
B.张齐贤敢于担责。雍熙三年,宋军北伐,代州杨业战死,张齐贤主动请求做策应;王延德与朱贻业向太宗隐瞒实情时,张齐贤毅然单独承担责任。
C.张齐贤有勇有谋。辽军兵临城下,寡不敌众,张齐贤率领二千厢军,慷慨誓师,击退辽军;会战消息泄露后,张齐贤将计就计,最终袭击大败辽军。
D.张齐贤至情至孝。皇帝命他知定州时,张齐贤因为母亲年老不愿去;母亲去世后,七天不吃水浆,从此每天只吃一碗粥,守丧结束后不吃酒肉蔬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约潘美以并师来会战,无何,间使为辽人所得。
(2)太宗以延德尝事晋邸,怒其不白陈而干祈执政,召见诘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