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B.扩大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7 08:0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山西省和治理前的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收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小题2】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实行产业转移
【小题3】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在鲁尔区新建的企业主要有
①钢铁工业 ②汽车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机械工业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
D.②③④
同类题2
资源诅咒系数是一个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值越大,表示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居高不下,可能的原因有( )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经济发展缓慢
③生态环境脆弱
④人均资源占有量高
⑤吸引外资能力弱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小题2】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A.贵州
B.上海
C.内蒙古
D.青海
同类题3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山西省“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成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电─钢
④煤─铁─钢
⑤煤─气─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小题2】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A.煤炭的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小题3】下列概念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多年努力变害为宝做法不符合的是( )
A.循环经济
B.节约型社会
C.科学发展观
D.开发新能源
同类题4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2)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________ ________ (写两个)。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________(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本区不仅大规模开采________,而且还排放大量的________,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3)基于上述事实,说说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4)请你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同类题5
读山西省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从位置、地形、气候方面,概述山西省的自然条件。
(2)据下表分析山西省经济的特点。
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表
产业
GDP产值
对GDP增长的
贡献率
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
276.6亿元
2.7%
5.8%
第二产业
2 742.5亿元
72.9%
57.8%
第三产业
1 727.4亿元
24.4%
36.4%
2006年山西省GDP达到4 746.5亿元,轻重工业的比重为5.7:94.3,以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为主的产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3)根据上述图表资料,你认为山西省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根据上述图表资料,分析山西省应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