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小题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小题3】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07 02: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5.6
6.9
10.9
15.1
19.0
21.5
24.5
24.5
20.4
16.2
11.5
7.2
 
表3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1961-199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0.5
1.4
6.1
12.2
17.7
21.8
25.2
24.6
19.4
13.4
7.2
1.5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说出西电东送工程中线通道的电能产生方式。指出电能输出的具体方式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