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乙)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节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汉代帝王刘彻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岐山之阳,说的是岐山的北面。山之阳指的是山的北面,水之阴指的是水的南面。
C.乙卯、甲子、丁卯指的是时间,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D.孟德,即曹操,孟德为曹操的字,古代人的名字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古代逢到喜庆,便以之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甲文中作者以“雨”题名亭子,也有这个意思。
B.甲文写作者到了扶风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亭子,在南面开凿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C.甲文中说没有收成,盗贼就会猖獗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监狱,如果这样,作者与客人想在这亭子上和百姓游玩享乐,也难做得到了。
D.乙文中写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时,何况自己!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小题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05 09:03: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小题1】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问(1)不
【小题2】对“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如此,然而谁来处理这件事呢?
B.洪水到处泛滥,然而谁能来治理它呢?
C.(现在)天下大乱;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将和谁去治理改变这乱世使它太平呢?
D.洪水来了,铺天盖地都是,谁能改变得了它呢?
【小题3】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有道理存在,我不敢参与改变它的工作了。
B.要天下的人都懂得道理,我孔丘认为不是容易做到的。
C.(如果)天下的政治上了轨道,我也就不参与治理(改变)天下的事情了。
D.使天下的政治走上轨道,我认为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小题4】体会下面两句话的言外之意,并指出它们表现了说话者的什么态度或精神。
①(长沮)曰:“是知津也”。
②(孔子)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同类题3

阅读庄子的《庖丁解牛》,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B.批大卻,导大窾,     导:牵引
C.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丢弃
D.善刀而藏之  善:擦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C.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庖丁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其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B.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C.庖丁解牛之始“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处世哲学,蕴含若深刻的哲理。
【小题4】请说明文中画线语句阐释的道理。

同类题5

阅读《陈情表》,完成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微至陋,蒙拔擢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
B.①凡在故老,犹蒙育 ②愿陛下悯愚诚
C.①但以刘日西山   ②门衰祚,晚有儿息
D.①诏书特下,臣郎中 ②谨表以闻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州司临门,急星火 ②是臣尽节陛下之日.
B.①臣不胜犬马怖惧情 ②二虫又何知
C.①茕茕孑立,形影吊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D.①岂敢盘桓,有希冀 ②皇天后土实共鉴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臣供养无主   
②猥微贱   
③臣具表闻
④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⑤但刘日薄西山
⑥是区区不能废远    
⑦谨拜表
A.②③④B.⑤⑥⑦C.①⑤⑥D.②④⑦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小题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