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总结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代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2 07:5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会魏帅杨师厚,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归庄宗,崇谅奔归陕。明宗即位,秦王从荣为记室。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清泰初,移华州。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三年,起为陕州司马。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俄拜翰林学士。隐帝即位,崇谅以母老求就养,领台州刺史,食郡奉。会举师讨三叛,节度使白文珂在军前,崇谅知后事。凡供军储、备调发,皆促期而办,近镇赖之。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周祖践祚,书诏繁委,皆崇谅为之。广顺初,加工部侍郎,充职。会兖州慕容彦超加封邑,彦超已怀反侧,遣崇谅充使赐官告,仍慰抚之。时多进策人,命崇谅就枢密院引试,考定升降。崇谅以母老思乡里,求解官归养。诏给长告,赐其母衣服、缗钱,假满百日,令本州月给钱、米面。俄拜礼部侍郎,复为学士。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世宗征高平,崇谅尚未至,陶谷乘间言曰:“鱼崇谅逗留不来,有顾望意。”世宗颇疑之。崇谅又表陈母病,诏许归陕州就养。讫太祖朝不。太宗即位,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岁余卒。

(节选自《宋史·鱼崇谅传》)P6162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B.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C.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D.崇谅亲属尽在凤翔城中逾年/城破/李谷为转运使/庇护崇谅家数十口/皆无恙/崇谅请告/自岐迎居于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魏帅杨师厚    卒:去世
B.囚节度使归庄宗  款:诚恳
C.秦王从荣为记室  表:上书表
D.讫太祖朝不起:起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崇谅奉养母亲,尽心尽力。隐帝即位后,鱼崇谅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就近奉养;周祖时,他因为母亲思念故乡请求辞官回家奉养母亲。
B.鱼崇谅督办军事,快速完成。在讨伐三叛时,鱼崇谅主持后方的工作,有关军事储备、调度征发的事情,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办理好。
C.鱼崇谅举荐贤能,量才适用。周祖登基后,鱼崇谅除起草各种制书诏令外,还积极举荐贤能之人,并通过考试来考定他们官职的升降。
D.鱼崇谅遭人离间,受到猜疑。世宗讨伐高平时,鱼崇谅没有及时到达,陶谷就趁机进谗言,说鱼崇谅逗留在家是在观望,皇帝对此颇有猜疑。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说明:第⑵句出自课文《游褒禅山记》)
(1)诏令侍母归阙,崇谅再表以母老病乞终养,优诏不允。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惠山记

明 袁宏道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不幸犯东坡、半山之癖,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以故号霜天黑月,纷庞冗杂,意未尝一刻不在宾客山水。余既病痉,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其他如《史记》、杜诗、《水浒传》、元人杂剧畅心之书,又皆素所属厌,且病余之人,精神眼力几何,焉能兀兀长手一编?邻有朱叟者,善说书,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

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牌之困结,一时谴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小题1】“宾客山水”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
【小题2】第一段的叙述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小题3】下列语句,不能表现作者“性疏脱,不耐羁锁”的性格的一项是
A.每杜门一日,举身如坐热炉。B.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
C.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D.流连阁中,信宿始去。
【小题4】请从思想内容或写作手法的角度,就本篇游记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峙,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②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③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冀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祖通,尝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作《唐家千岁历》。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初,勉、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交构:相互构陷。②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③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B.“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而“左迁”是降职,“超迁”是越级提拔,“乔迁”是祝贺别人喜迁新居或升官。
C.“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
D.“进士”指科考中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其中一甲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年少聪颖,敢于展露才华。他九岁时指出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中的错误;敢于向刘祥道上书自荐;未成年便任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
B.王勃恃才傲物,一生命运坎坷。他倚仗才华让同僚难堪,被他们嫉妒;又因擅杀官奴当诛,虽遇大赦仍被除名;后去探望父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王勃才华横溢,喜欢著书立说。他写出《指瑕》《檄英王鸡》《滕王阁序》《唐家千岁历》,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D.王勃名闻天下,受到大家赞誉。阎都督称他为“天才”,他兄弟三人受到杜易简赞赏;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四杰,但杨炯不甘位居他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
(2)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抱真,抱玉从父弟也。仆固怀恩反于汾州。代宗以怀恩倚回纥,所将朔方兵又劲,忧甚,召见抱真问状,因奏曰:“郭子仪领朔方之众,人多思之。怀恩欺其众,曰‘子仪为朝恩所杀’。今复子仪之位,可不战而克。”其后怀恩子瑒为其下所杀,怀恩奔遁,多如抱真策。抱真密揣山东当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乘战余之地,土瘠赋重,人益困,无以养军士。籍户丁男,三选其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比三年,则皆善射,抱真曰:“军可用矣。”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

朱滔悉幽蓟军,借兵回纥,拥众五万,南向以应泚,攻围贝州。初,群贼附于希烈,希烈僭伪,有臣属群贼意,群心稍离。上自奉天下罪己之诏,悉赦群贼,抱真乃遣门客贾林以大义说武俊,合从击硃滔,武俊许之。时两军尚相疑,抱真乃以数骑径入武俊营。其将去也,宾客皆止之,抱真遣军司马卢玄卿勒军部分曰:“仆今日此举,系天下安危。仆死不还,领军事以听朝命,亦唯子;奋励士马,东向雪仆之耻,亦唯子。”言讫而去。武俊感其不疑,待之益恭,指心仰天曰:“此身已许公死敌矣。”遂与结为兄弟而别,约明日合战,遂击破硃滔于经城,以功加检校司空,实封五百户

抱真沉断多智计,尝欲招致天下贤俊,闻人之善,必令持货币数千里邀致之;至与语无可采者,渐退之。晚节好方士,以冀长生。有孙季长者,为抱真练金丹,绐抱真曰:“服之当升仙。”遂署为宾僚。凡服丹二万丸,腹坚不食,将死,不知人者数日矣。初,抱真久疾,为巫祝所惑,请降官爵以禳除之。是年,凡七上章让司空,复为检校左仆射。贞元十年卒,时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赠太保,赙以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
B.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
C.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
D.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是一个区域名,指的是泰山以东的地区,与现在的“山东省”不同。
B.门客,古代有身分和地位的人收养的有学问、技能的人,是贵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C.封五百户,朝廷封功臣土地和人口。封五百户就是赏五百户的赋税作为他的薪金。
D.太保,是古代的三公之一,职位仅次于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抱真有谋略。仆固怀恩反叛时,是李抱真提议恢复郭子仪的官职,最终怀恩的儿子仆固瑒被部下杀死,仆固怀恩逃走。
B.李抱真能够未雨绸缪。在上党地区,他从男丁中选择有才能有力气的,鼓励他们练习射箭。三年后,这些百姓就可以作战了。
C.李抱真有为国事勇于献身的精神。他不顾宾客阻止,独自一人前去劝说武俊,最终武俊被他的真诚打动,二人合力战胜敌人。
D.李抱真晚年迷信道士,以求长生不老。他曾受孙季长的欺骗,先后服下两万粒长生不老丹,差点要了命;又被巫婆神汉迷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死不还,领军事以听朝命,亦唯子;奋励士马,东向雪仆之耻,亦唯子。
(2)尝欲招致天下贤俊,闻人之善,必令持货币数千里邀致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若。清河张君梦得,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焉?士生于世, 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胜景
B.盖有焉 讽:讽喻
C.而风何焉 与:结交,亲附
D.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所以:……的原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海若   及时遣归
B.周瑜、陆逊所骋骛 臣壮也,犹不如人
C.将何而非快     处分兄意
D.流奔放肆大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C.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D.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迁”指调动官职,“迁谪” 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B.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就是主动退让九十里。
C.元丰: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我国纪年法还有王公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D.朔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此外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B.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C.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
D.作者借物抒怀,旨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提倡士人远离尘世、退居归隐。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