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也。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与高祖相结托,分义甚深。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携家口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假以中军荣以子如明辨时事,数遣奉使诣阙,多称旨,孝庄亦接待焉。尔朱荣之诛,子如知有变,自宫内突出,至荣宅,弃家随荣妻子与尔朱世隆等走出京城。
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商有旧疑感出为由线州史子如恨泣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知军国。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谒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
子如性既豪爽,兼恃旧恩,簿领之务,与夺任情,无所顾惮。子如至定州,斩深泽县令;至冀州,斩东光县令。若少不合意,便令武士顿曳,白刃临项。士庶惶惧,不知所为。子如义旗之始,身不参预,直以高祖故旧,遂当委重,意气甚高,聚敛不息。时世宗入辅朝政,内嫌之,寻以赃贿为御史中尉崔暹所劾,禁止于尚书省。免其大罪,削官爵。未几,起行冀州事。子如能自厉改,甚有声誉,发摘奸伪,僚吏畏伏之。转行并州事。
受禅,以有翼赞之功,别封须昌县公,寻除司空。子如素无鲠正,不能平心处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俱被任用。世宗崩,暹等赴晋阳。子如乃启显祖,言其罪恶,仍劝诛之。显祖引子如数让之曰:“崔暹、季舒事朕先世,有何大罪,卿令我杀之?”因此免官。久之,犹以先帝之旧,拜太尉。寻以疾,时年六十四。谥曰文明。
(选自《北齐书·卷十八》,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
B.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
C.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
D.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军:古代军队作战时一般分左、右、中或上、中、下三军,主帅居中军发号施令。
B.诏:帝王颁发的命令或文告,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也称“诏书”或“诏令”。
C.受禅:古代有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主动禅让的帝位称为“受禅”。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为“薨”,把天子的死称为“崩”,大夫的死称为“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子如不顾安危,知恩图报。他南逃肆州之时,受到尔朱荣的礼遇;尔朱荣被杀,他从皇宫内冲出来,跟随尔朱荣妻子儿女等奔出京城。
B.司马子如追随高祖,受到优待。高祖进占洛阳,子如派使者前来致贺,被高祖任命为大行台尚书;高祖镇守晋阳,他不时地前去拜访,受到高祖优待。
C.司马子如依恃旧恩,狂妄自大。他主管的部门,一切凭他的兴趣爱憎办理,如果对方语言稍不合意,便让武士拖拽拉扯,刀刃架到脖子上。
D.司马子如处事不公,遭到免职。司马子如向显祖进谏,要求将曾经弹劾过自己的崔暹诛杀,显祖责备了他,并免去了他的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荣以子如明辨时事,数遣奉使诣阙,多称旨,孝庄亦接待焉。
(2)时世宗入辅朝政,内嫌之,寻以赃贿为御史中尉崔所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3 08:4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鵩”。贾生既已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接受神的降褔保佑),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B.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C.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D.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左迁、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
D.“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汉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就非常器重贾谊,担任廷尉后,就推荐贾谊,认为他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于是汉文帝征召贾谊为博士。
B.贾谊在汉文帝刚刚即位时就专想揽权,更改各项法令,让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于是文帝下令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上,但却也招来了各方嫉妒。
C.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
D.文帝好长时间没见贾谊,自认为能超过他,交谈后感慨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②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宇子美。襄阳人,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巩令;祖审言,膳部员外郎;父闲,奉天令。甫少不羁。天宝中,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辞不行,改右卫率府胄曹。天宝末以家避乱鄜州,独转陷贼中。至徳二载,窜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诏许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

房琯罢相,甫上疏论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负薪采稆,餔糒不给。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州挈家往依焉。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诸郡,往来非一。武再镇两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衣。

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乆代武。崔旰杀英乆,杨子琳、柏贞节举兵攻旰,蜀中大乱。甫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乃泛江游嘉、戎,次云安,移居夔州。大历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

观甫诗与唐实录,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彼为踳驳。甫集初六十卷。令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搜裒外书,凡九十九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若岁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别录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大宋宝元二年十月,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王洙原叔记。

(选自《<杜工部集>记》王洙)

注:①餔糒,būbèi,指食粮。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B.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C.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D.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胄曹,胄是盔甲,曹是指管理这些东西、掌管库府锁匙的小官。
B.浮游,即漫游,与《赤壁赋》里“寄蜉蝣于天地”之“蜉蝣”同义。
C.大宋宝元,大宋是指北宋,宝元是指仁宗年号,与“大历”不同朝代。
D.王洙原叔,这种称谓法与我们学过的“萧君圭君玉”“王回深父”相同。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任职后不久就经历了一次凶险。杜甫身陷叛军之手,天宝末年逃出,拜谒了肃宗,京城收复后,护驾回到长安。
B.杜甫正直耿介,看不得好人受屈。杜甫为房琯罢相一事上疏,受到贬黜,直到严武的帮助才有机会被皇帝授予官职。
C.杜甫后期生活上一直颠沛流离。严武死后,蜀中发生动乱。自此,杜甫开始泛舟游历,往来居无定所,直到饱醉死去。
D.王原叔搜集并整理了杜甫的作品。王原叔收集了99卷杜甫的作品,按照诗和赋笔杂著的形式,分门别类地编排为20卷。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1)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
(2)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副益诸。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鄘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显忠与敌战,败之。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乃焚庐江而走。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乾道改元,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忠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B.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C.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D.永奇即挈家/出城至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抚,是指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
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C.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D.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大多由朝廷赐予,有褒有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转饷。

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杀卿子冠军(指农民起义领袖宋义)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定楚地。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留侯劝上入都关中。十三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弱转饷 罢:通“疲”,疲劳,疲惫
B.秦项羽杀卿子冠军而自尊   矫:诈称;假托
C.吾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以:率领
D.斩首八万,遂定楚地 略:大略,大概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
B.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
C.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
D.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
【小题3】下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刘邦义正辞严,陈述事实。他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说定先入关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盟约。
B.刘邦审时度势,谋而后断。项羽因违背谋约,身负有十大罪,提出与刘邦单独挑战,但刘邦拒绝这一要求。
C.刘邦机诈权变,反应机敏。他被项羽用弩射中胸部,却摸着脚慌称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刘邦遇事冷静,从谏如流。而项羽匹夫之勇、遇事急躁,最后刘胜项败,性格差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2)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