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半的试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达到治沙的效果。结合材料及条带状沙砖固沙简图回答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
B.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
C.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
D.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4-14 09:03: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水资源减少
【小题2】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C.建设生态保护区
D.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同类题2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
①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地表变得崎岖不平
③淤积下游河道和湖泊 ④空气湿度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同类题3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图a和图b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小题2】该流域实行可持续发展措施错误的是
A.合理控制上游地区的用水量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C.进行全流域合理开发规划
D.上游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新疆
【小题2】下列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 )
A.封沙育草
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D.设置沙障工程
同类题5
据中新网2017年1月22日报道:中国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治理,实现了荒漠化扩展态势整体遏制、荒漠化面积持续缩减、荒漠生态功能增强。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现“双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呈现“双减轻”,均呈现由极重度向轻度转变的良好趋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物质条件是( )
A.气候干旱少雨
B.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D.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治内蒙古草原荒漠化( )
A.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
B.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C.合理载畜,建人工草场
D.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