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选作题【环境保护】
国家制订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打响了“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我国的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自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1-29 08:29: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乙为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A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于 地区,该地种植业单产高的原因是
(2)根据材料一说出B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根据材料说出具体表现为     
(3)结合材料二和乙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