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B.实施人工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20 07:02: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和雨林严重破坏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甲地为例,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荒漠化给非洲区域发展带来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地热带雨林严重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乙地雨林面积继续减小,当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同类题2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卷上。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合计50分。
某中学生态调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 )
A.滥采矿产
B.过度放牧
C.滥伐森林
D.滥垦耕地
【小题2】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云贵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小题3】针对图中所反映的生态问题,当地宜采取的对策是( )
A.营造防护林
B.由畜牧变农耕
C.开辟水源、多打井
D.规定一定的载畜量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某县低山丘陵区花岗岩、钾长石和瓷土等建材材料丰富;郝阳湖流沙每年外扩3—5米.下图为建材资源开发前后相关信息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江西省及鄱阳湖资料表
(1)图13所示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特点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说明鄱阳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鄱阳湖沿岸地区沙化损失大、治理难度小,请加以论证。
同类题4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
B.地处背风坡
C.远离海洋,加大高大山地的阻隔
D.靠近冬季风源地
同类题5
读黄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图,判断33—35题。
【小题1】B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A附近河段,可能原因之一是
A.A附近河段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河段附近没有工业污染
B.A河段支流多,B河段支流少
C.B河段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比A河段强
D.A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B河段
【小题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乙以土地荒化为主,甲以水土流失为主
【小题3】C河段的支流和水系的密度明显大于B附近河段,原因是C河段
A.附近地区的地形平坦,而B河阶段附近地区地形起伏大
B.流经半干旱地区,流水对地表的作用比B河段附近强
C.附近地区地形更为破碎
D.位于B河段的下游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荒漠化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