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把下面选自课内文本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5-25 09:0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守仁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安阳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节)

注 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②刘瑾:明朝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音xiòng,刺探,得知。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虛/攻必破賊/
B.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虛/攻必破賊/
C.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
D.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擢,为“提拔、提升官职”之意,在古代还有“陟”“迁”“晋”等表达相同意义的词。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初一。如《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D.乞骸骨,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大资聪颖,文武双全。他在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二人讨论朱子推究事理的主要意思,弱冠时在乡试中考中,学业大有长进,但他更喜欢谈论军事,并且擅长射箭。
B.王守仁为人正直,上奏救人。 权宦刘瑾逮捕二十余人,王守仁上奏章营教,刘瑾发怒,把他杖打四十棍,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伏诛后,他才调任庐陵知县。
C.王守仁足智多谋,制伏宁王。他让间谋发出很多虚假的檄文,并且使用反间计挑拨朱宸濂与他臣子的关系,并准确分析判断情况,采取正确的策略,最終杀掉朱宸濠。
D.王守仁深入思索,创“阳明学”。他被贬龙场之时,天天思索旧有知识,终有所获,从此深信不疑,有很多学者聚集在一起跟从他,社会上称他的学说为“阳明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2) 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3)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同类题5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

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会骏诛,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太安初,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遂行。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都督不!”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节选自《晋书·陆机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B.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C.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D.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洗马,也简称为洗马,是中国古代一个官职,属于太子官属,是太子的随从官员,即太子的先导官,最早设立于汉朝。
B.中国,“中国”最先指京都,后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来,称黄河流域为“中国”,即“中原”。文中的“中国”指中原一带。
C.右,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但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晋朝在军中以右为尊。
D.节度,即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机天赋禀异,文章辞藻华丽。他年轻时就有奇才,文章冠绝一时。张华称赞他说,别人写文章恨才少,陆机写文章恨才多。
B.陆机与人对答不藏锋芒。在回答卢志带有挑衅性的问答时,他针锋相对,让卢志无言以对。其弟陆云事后相劝,他仍不接受。
C.陆机能审时度势,不贪权势。司马颖让他代理都督,但他考虑到自家三代为将,自己又是客居外地为官,所以坚决请求辞去此职。
D.陆机不畏强权,铁面无私。孟超恃宠纵容部下抢掠,陆机逮捕了为首者,孟超求请,陆机不许,孟超于是诬告陆机,陆机因此而遇害。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2)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