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
乞骸骨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
五经
,贯
六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不行:
孝廉
,汉朝由地方官( 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12 03:1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B.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C.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临水为祭,以消除不祥,古时选在三月三日。
D.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阳历三月。
同类题2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左”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比知我们现在看地图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
B.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古代文章中,一般而言,“江”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
D.“逐鹿中原”中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同类题3
下列各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指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B.“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包括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以及陈寿著的《三国志》,都是纪传体例。
C.《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他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B.杜甫《阁夜》的“五更鼓角声悲壮”一句中的“五更”是古人计时的名称,相当于现在的1-3点。
C.在唐诗高峰之后,宋人另辟蹊径,开启了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追求平淡的诗歌发展方向,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陆游是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D.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别,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同类题5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
三五
之夜(农历每月十五日);
先妣
(敬称自己已死去的母亲)
B.妪,
先大母
婢也(敬称自己已死去的祖母);
而立
之年(指三十岁)
C.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
D.吾妻
归
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 吾妻来
归
(旧指女子出嫁)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科举制度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