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3-22 10:0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如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杜甫为杜子美,柳宗元为柳屯田,韩愈为韩退之。
B.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定丧服的轻重。期,指的是穿三周年丧服;功,又分为大功、小功。大功,穿九个月丧服;小功,穿五个月丧服。
C.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如伯秋、仲秋、季秋。中秋节又处在仲秋的中间,所以也叫仲秋节。
D.魏晋时期,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郎中是尚书省的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
同类题2
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C.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D.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同类题3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在古代官场中,仅是授予官职,就有拜、除、封、授、辟、迁等多种说法。
C.在古代,关于辞官归乡的说法有告老、致仕、归田、乞身等,而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也是古代官吏自请退职的一种说法。
D.六十甲子指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按顺序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个组合。
同类题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
B.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汇比较丰富,其中“授”“拜”“转”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拔”“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C.簪笏:指代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D.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同类题5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是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
B.左除、左降、左转均表示降职。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D.选,是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
风俗礼仪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