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
陈寿
初,孙桓①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及方略大施,备果奔遗。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及至破备,计多出逊,诸将乃服。权闻之,曰:“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逊曰:“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儒,窃慕相如寇恂②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权大笑称善,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选自《三国志·陆逊传》)
(简注)
①孙桓:其父孙河,本姓俞,孙策赐姓为孙,列入属籍,所以后面称孙桓为“公族”,当时任安东中郎将。②寇恂:东汉初颖川太守,执金吾贾复时在汝南,他的部将被寇恂捕杀,贾复记恨,扬言见到寇恂要杀了他。寇恂躲避,不与相见,光武帝知后替他俩和解。
(阅读指要)
本文主要写陆逊为抵抗刘备而发生的两件事:第一件事表现陆逊的调度有方;第二件事写他不计较诸将的矜持,忍辱负重,终于大计得施,击败刘备,得到众将的佩服。文章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地塑造了陆逊忍辱负重、境界高尚的形象。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见围已困(______)
(2)共
翦此虏(______)
(3)军令有常,不可
犯矣(______)
(4)
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______)
【小题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③
以仆有尺寸可称
②诸将
乃服 ④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
以济国事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
【小题3】下列与文中“(孙桓)为备所围”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求救于逊。 | B.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 |
C.(孙权)加拜辅国将军。 | D.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 |
【小题4】从陆逊与孙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陆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2)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