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秦王还柱走 因人之力敝之B.而乃手共搏之  籍何至此
C.引其匕首提秦王 度我至军中,公D.右手持匕首揕  乃以手共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2-21 05:54: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前代。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①,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之。俄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遘选②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注释:①焱(yàn)驰鸟逝: 像火花一样飞驰,像飞鸟一样疾往,形容十分迅速。
②遘gòu选:慎重地选择。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王禹偁尤重之 安帝闻衡善术学
B.是冬,从大名 则得脱矣
C.真宗览而之 武帝其义
D.何名教   琴书以消忧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精兵倍前代     游三辅
B.德棣烽尘未息   门虽设常关
C.闻悯惜 久,单于使陵至海上
D.必称扬 廉颇赵将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
B.衡下车,治威严
C.徒慕君之高义
D.悦亲戚之情话
【小题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该词和《张衡传》中的“乞骸骨”意思相近。
B.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还有判、改、出、徙、加等;《张衡传》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如:拜、迁、转、徙等。
C.孙何简政裁冗,精于吏治。他在出任京东转运副使时,挑选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官员,审慎选拔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
D.孙何抱病就职,看淡生死。被任命为知制诰时,他虽已疾病缠身,仍勉强上任;医生劝他采用艾灸法治疗并保养身体,他淡然面对,认为人的生死命中注定。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苏武传》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
(2)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蓄养禽鱼

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二种。而鹦鹉之声价,高出画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则大违是论,谓鹦鹉所长止在羽毛,其声则一无可取。鸟声之可听者,其异于人声也。鸟声异于人声之可听者,以出于人者为人籁,出于鸟者为天籁也。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何必口笼中?况最善说话之鹦鹉,其舌本之强,犹甚于不善说话之人,而所言者,又不过口头数语。是鹦鹉见重于人,与人之所以重鹦鹉者,皆不可诠解之事。至于画眉之巧,以一口而代众舌,每效一种,无不酷似,而复纤婉过之,诚鸟中慧物也。予好与此物作缘,而独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总无三年不坏者。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家常所蓄之物,鸡犬而外,又复有猫。鸡晨,犬守夜,猫捕鼠,皆有功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猫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而从来叙禽兽之功,谈治平之象者,则止言鸡犬而并不及猫。亲之者是,则略之者非;亲之者非,则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间矣。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鸡犬二物,则以职业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时,则各司其事,虽豢美食,处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处此,亦因其远而远之,非有可远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与捕鼠之功亦有间焉。鸡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饥寒而尽瘁,无所利而之,纯公无私者也;猫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处,不屑媚人者,远身之道;假公自为,密迩其君者,固宠之方。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职业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噫!亲疏可言也,祸福不可言也。猫得自终其天年,而鸡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锯鼎镬之罚。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①,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进贤:进贤冠,是古代官员贵人戴的帽子的一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必口笼中 借助
B.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大概
C.鸡晨,犬守夜 主管,负责
D.尚有其搴帷入室 听从,服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异于人声也   虽豢美食
B.是鹦鹉见重于人 猫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C.皆有功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职业人间
D.乃猫主人所亲昵 无所利而
【小题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从画眉“多技多能”却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应精于一项技能,而不能贪多不精,以致于劳累而死。
B.作者认为鹦鹉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语之人,鹦鹉学舌之声也毫无可取,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实在不可理解。
C.作者从猫和鸡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否,常常不以其贡献大小而以与己亲疏来定。
D.忍饥耐寒、鞠躬尽瘁的鸡犬遭宰杀,假公自为、亲主固宠的猫却尽享天年,作者由此联想到为官尽职尽责之难。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
②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
【小题5】作者以物喻人,借鸡犬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鸡犬猫的行为?请简要回答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