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句中“以”字的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 ②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③不赂者以赂者丧 ④使者妄称以应之乎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A.②和③相同B.④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D.②和⑥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5 01:50: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鸿门宴》,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小题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张良出,要项伯
C.沛公奉卮酒为寿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小题2】下列语句中, 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奈何    君我呼入
B.君安项伯有故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吾得兄事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D.谁为大王为此计 所以遣将守关
【小题3】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B.①今天又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C.①今天又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D.①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小题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中的“当”与下面成语中的“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当之无愧B.老当益壮C.安步当车D.旗鼓相当
【小题5】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选文中,刘邦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得能屈能伸,善于拉拢人,能相机而动。在危急关头,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张良问计;在问清了____和 ____两个关键性问题后,他先奉卮酒为寿,并与项伯____,然后,他又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诈称自己____。这些举措,为次日在鸿门宴上化解危机打下了基础。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去。

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军顿役直,后刺史恶之,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自谕。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旗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卒,嫂郑之 鞠:养育,抚养
B.未而刺史罢 报:报答,报酬
C.愈言讦牾,之诚宜  罪:惩罚,治罪
D.廷凑严兵之 迓:迎接,接待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刺史恶之,其狱  按:考查,研求
B.愿少宽,以来谏争。 假:宽容,宽恕
C.岂同贼反邪 意:估计,料想
D.廷凑虑众变,疾使去 麾:部下,手下
【小题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焚百家之言,愚黔首”相同的一项是
A.乃作《进学解》自谕
B.持示宰相,将抵
C.为尔不记先太师也
D.田公魏、博六州归朝廷
【小题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今其智反不能及”相同的一项是
A.四日,汴军乱,
B.愈闻恶之,上表
C.所以纷纷者,此士卒也
D.此军何负,以为贼乎
【小题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相传孔子整理的六部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太师,为辅弼国君之官。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有很大的实际权力。
D.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小题6】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的父亲为官有很好的政绩,受到百姓的爱戴,在他离职的时候,县里的百姓们在石头上刻下事迹来歌颂美德。
B.韩愈跟随兄长在岭外生活,从小就知道读书,等到长大之后全面贯通了诸子百家的学问,考中了进士。
C.韩愈上表劝谏皇帝迎佛骨,皇帝大怒。后来因为皇亲贵戚和显贵们为他求情,才被赦免,贬官到了潮州。
D.韩愈仕途坎坷,朝廷派他去安抚镇州的王廷凑,元稹替他鸣不平感到可惜,认为韩愈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
【小题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
(2)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