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1-27 04:49: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神功元年冬,闰十月,以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仁杰上疏以为:“天生四夷,皆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也。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国家尽兼之矣。窃谓宜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委之四镇,继高氏绝国,使守安东。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久视二年夏,四月,戊申,(武则天)太后幸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车驾观葬舍利,太后许之。狄仁杰跪于马前曰:“佛者戎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山路险狭,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太后中道而还,曰:“以成吾直臣之气。”
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乃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后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小题1】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B.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C.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D.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
【小题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B.戊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4个。中国传统历法中有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文中的“久视二年夏,四月,戊申”的“戊申”属于干支纪日。
C.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D.宿直,又称“寓直”,唐代有文官宿直制度,即官员夜间值守官舍,其含义与今日部分公务员“值夜班”大抵相当。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狄仁杰很有政治谋略。在任鸾台侍郎时,就提出要因地制宜,利用少数民族的力量来安定边境。大家都很赞同。
B.狄仁杰性情耿介,有直臣之气。他经常在朝堂上直言谏诤,武则天对他所提的建议意见大多采纳,有时甚至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C.狄仁杰为国选贤举能。选才认真,所选人才大多成了名臣;用才较真,他坚持荐举张柬之为相,武则天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D.狄仁杰一生清正忠贞,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却被贪婪残暴的儿子拖累了名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乘,以惑远近之人耳。山路险狭,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
(2) 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同类题4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湛,北地太守。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泛衷、张甝、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并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傅玄、张华与靖一面,皆厚与之相结。拜驸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己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与襄阳罗尚、河南潘岳、吴郡顾荣同官,咸器服焉。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将军梁王彤左司马,加荡寇将军,屯兵粟邑,击贼,败之。迁始平内史。及赵王伦篡位,靖应三王义举,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迁后将军。太安末,河间王颙举兵向洛阳,拜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靖亦被伤而卒,追赠太常,时年六十五。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谥曰庄。靖著《五行三统正验论》,辩理阴阳气运。又撰《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又作《草书状》,其辞曰:“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靖有五子:鲠、绻、璆、聿、綝,皆举秀才。聿,安昌乡侯,卒。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节选自《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B.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C.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D.少子綝最知名/靖每曰/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史,指经书和史籍,是我国传统图书的两大部类,文中代指各种典籍
B.相,同《张衡传》“出为河间相”之“相”,指辅佐藩王处理政务的官员
C.阴阳,古代中国哲学概念之一,古人以阴阳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D.秀才,原指才能优异之士,文中指的是获得府学、县学入学资格的生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靖博学多才,广受推重。他在太学时就驰名海内,傅玄张华与他仅见一面就结下深厚情谊,一同任职的众人都很钦服他,武帝对他也很赏识。
B.素靖见识深远,明察时势。他早就预见到天下将大乱,晋王朝将走向衰亡,后来果然应验,发生了西戎反叛、赵王篡位、河间王进犯洛阳等事件。
C.索靖尽心平叛,屡立战功。元康年间,在粟邑屯兵打败叛贼,受三王推举以左卫将军身诛灭孙秀;太安末年,统领雍、秦,凉州义兵大败叛军。
D.索靖擅长草书,造诣深厚。他和卫瓘都以草书知名于世,而在草书艺术上各有所长,著有《草书状》一篇,精辟地论述了草书的艺术特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
(2)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