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徐霞客把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土山”。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水土流失程度不同
B.岩石岩层性质不同
C.绝对高度不同
D.生产建设强度不同
【小题2】我国南北方都有“梯田”,山西省大寨曾以修建“梯田”成为农业典型。“梯田”适宜建设在
A.坡度较大的“土山”上
B.坡度较大的“石山”上
C.坡度较小的“石山”上
D.坡度较小的“土山”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08 06:0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恒河主要流经哪个国家境内( )
A.A国
B.B国
C.D国
D.E国
【小题2】A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为 ( )
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
C.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小题3】该区域经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和河流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西南季风的异常
D.全球变暖的影响
【小题4】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因素为(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电子工业
D.电力工业
【小题5】若印度从美国大量进口粮食,合理的运输线应经过 (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德雷克海峡
【小题6】有关图上数码所在地的正确说法是( )
A.①地盛产黄麻
B.①地降水量比②③④地都多
C.③地铁、锰资源丰富
D.④地土壤呈碱性
同类题2
下图中甲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乙 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中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小题2】乙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类题3
读“东、中、西三大地区GDP比重增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A.中部地区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
B.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低于东部但高于西部
C.中部地区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少于东部和西部
D.中部地区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下降5%
【小题2】导致中部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同类题4
下图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分布图”,一般夏牧场选在气候凉爽、水草肥美的区域。冬牧场(牧民称“冬窝子”)选在可为畜群防寒避风、羊群可刨吃到雪下牧草的地方。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阿勒泰地区山地牧场位置及转场路线的是
A.
B.
C.
D.
【小题2】“冬窝子”可能出现在
①环形山谷、盆地等凹陷地区的向阳面
②水草丰美、温度适宜的山地北坡
③植被茂密、狼群较少的云杉林地区
④有逆温现象的中、低山草原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3】推测该地区牧民的农事安排最有可能是
A.春天配种,夏天孕育,秋天接羔,冬天催膘
B.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
C.春天孕育,夏天接羔,秋天催膘,冬天配种
D.春天催膘,夏天配种,秋天孕育,冬天接羔
同类题5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
D.都以荒漠化为主
【小题2】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