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下图)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
B.缓解交通压力
C.促进人口流动
D.优化资源配置
【小题2】珠三角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
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
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小题3】“白灾”是草原被深度超过15cm的积雪覆盖,使放牧无法进行的一种自然灾害。下列最易出现“白灾”的地区是
A.吐鲁番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三江平原
D.汾渭谷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20 05:0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分别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3000m等高线和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据上述文字可知,决定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植被
B.地形、土壤
C.气候、地形
D.气候、水文
【小题2】我国民居的屋顶坡度从北到南逐渐增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小题3】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明显,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南方内河运输是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北方道路网四通八达,这种影响属于
A.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
B.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C.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D.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
【小题4】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农业以高寒农牧业为主
B.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C.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D.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降水相对较多,也可以发展水田农业
同类题2
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列南流,该地区自然环境非常独特,读三江地区某地形剖面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贡山的年降水量约为
A.1900mm
B.500mm
C.350mm
D.2200mm
【小题2】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
A.东南风
B.西北风
C.河流
D.印度洋
【小题3】贡山、德钦、奔子栏三地降水量的差异,主要原因是
A.三地海拔的差异
B.距离太平洋的远近
C.地形的阻挡和坡向差异
D.三江水利开发的差异
同类题3
下面四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国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
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4
读我国甲、乙两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①外流河 ②内流河 ③放射状水系
④辐合状水系 ⑤冰川融水补给 ⑥雨水补给
(2)甲、乙两地的城市多分布于图示边缘地带。试分析其成因有何不同?
(3)根据“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简述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
(4)试分别说明甲、乙两地在发展中应注意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同类题5
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某大陆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
A.中西部
B.西北部
C.东北部
D.中东部
【小题2】等温线总体走向由甲图到乙图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植被差异
【小题3】对h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月份,该地午后多阵雨
B.甲图所示月份该地气温日较差总体大于图2所示月份
C.乙图所示月份,该地多晴天
D.甲图所示月份,该地常遭台风袭击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