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A.《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著作,又是二十四史之首,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太子,是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居住的地方称为“东宫”“青宫”。
D.既祖,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由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30 06:4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
A.蹿(cuà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ínɡ)剩毋缺
B.蹿(cuā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ìnɡ)剩毋缺
C.蹿(cuā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
D.蹿(cuà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ínɡ)剩毋缺
【小题2】(小题2)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掷千金B.一饱之需
C.厉行节约D.积腋成裘
【小题3】(小题3)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
A.自食其力者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D.哗众取宠者
【小题4】(小题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