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具以表,辞不就职 ②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③请略陈固陋 ④雨泽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②③相同,①④不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8:4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幸
妇女无所     动词,______________
来告良     副词,______________
则吾斯役之不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妒人之能,人之失 动词,______________
②意
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动词,______________
常在沛公也   名词,______________
红杏枝头春闹   名词,______________
目似瞑,暇甚  名词,______________
人有亡斧者,其邻人之子   动词,______________
③举
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动词,______________
杀人如不能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今亡亦死,大计亦死 动词,______________
死即大名耳 动词,______________
是以众议宠为督    动词,______________
④辞
卮酒安足 动词,______________
今者出,未也 动词,______________
大礼不小让 动词,______________
动以朝廷为 名词,______________
⑤谢
且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动词,______________
哙拜     动词,______________
乃令张良留 动词,______________
使君罗敷 动词,______________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 动词,______________
⑥然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连词,______________
,籍何以至此    代词,______________
项王默不应  形容词词尾,______________
⑦故
君安与项伯有 名词,______________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副词,______________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名词,______________
父母俱存,兄弟无,一乐也 名词,______________
⑧胜
刑人如恐不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沛公不杯杓 动词,______________
予观夫巴陵状 形容词,______________
宁为百夫长,作一书生 动词,______________
⑨因
不如善遇之 介词,______________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副词,______________
⑩为
击破沛公军 介词,wèi,______________
大王此计者   第一个读wèi,介词,_______第二个读wéi,动词,____
客何者  动词,wéi,______________
大王不取也     动词,wéi,______________
鱼肉  动词,wéi,______________
何辞     句末语气助词,wéi,______________
⑪且
若属皆为所虏 副词,______________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连词,______________
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 连词,______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副词,______________
⑫与
亚父     动词,______________
竖子不足谋 介词,______________
与失其所,不知 动词,______________
点也     动词,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宗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B.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C.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D.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郑国公严武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