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关于各地降水的差异,正确的是( )
A.青海省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大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0 10:03: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简述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及判断依据。
(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
(3)根据B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推测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部门。
同类题2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沪宁杭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4)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同类题3
下图是赫哲族聚落分布示意图,赫哲人叉鱼术,堪称中华一绝。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赫哲族聚落分布特征为( )
①带状分布
②位于盆地
③沿河分布
④位于山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2】这种聚落分布特征,有利的条件有( )
①获取食物
②取水便利
③排污
④林业资源充足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同类题4
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
A.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
【小题2】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B.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
同类题5
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类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类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
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小题2】我国各地民居不同,说明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连续性
C.基本的相似性
D.相同的特色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