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快乐便士
[美国]阿尔沃斯
威尔有工作了,弟弟本和妹妹贝特西常向他要零花钱。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变得有些不大愿意了。本便和妹妹商量,要让威尔每星期给他们五十便士的零花钱。这样,他们平时就不再向他要钱了。
威尔的反应真令人不可思议。他从口袋中掏出十便士放在桌子上。“可以,”他说,“不过我先考考你们。如果你们能用这十便士使五个人快乐,我就答应你们的要求。”
“十便士使五个人快乐!”本有点儿不高兴了,“一块长条形糖就要整整五便士呢!”
“喂,本!”贝特西大声喊道,“我知道怎样用一便士使一个人快乐!贝尔先生很喜欢甘草,我们给他买一根吧!”
本突然感到高兴了:“这倒是个好主意,这或许会使他快乐的,我还要给他做只风筝。”
当他俩敲开贝尔老先生的家门时,老先生见到他们的高兴劲儿远远超出他们所料。“赶快进来!”老先生热情洋溢地招呼道,“这只精美的风筝你们是从哪儿弄来的?”
“是我自己做的。”本自豪地回答道。贝特西拿出甘草,老先生将它切成三段,坚持要兄妹俩同他分享。他对两个小朋友的来访感到十分高兴。在回家的路上,贝特西很快活的说:“我们确实使他感到快乐,是不是,本?”
贝特西刚说完话,就听有人在身后喊道:“喂,本,等一等!让我看看你的风筝!”原来是小索尼正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前来,“嗨,本,这可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风筝!我也很想要一只。”
“你可以自己做嘛。”贝特西说,“这只风筝是本亲手做的,才花了一便士。棍子是我们从后院捡的,线是妈妈给的,只有包装纸是从杰克逊先生那里买来的。”
“可我不会做呀。”索尼急切地说,“我妈妈这一周再不给我零用钱了。”
本和贝特西相视一笑。本说:“索尼,我们有一便士。我们给你买纸,然后再帮你做风筝。”
新风筝做好了,和本的一摸一样。当索尼兴高采烈地放飞他那心爱的风筝时,兄妹俩离开了。
他们路过一家邮电所。贝特西说:“如果每枚邮票是两便士而不是三便士,我们就可以给外婆和奶奶分别写一封信,信会使她们快乐的。”
“嗨,我有办法了!”本大声喊道,“我们可以买来两张面值各为两便士的明信片。”
“我们可以把字写的小一点,”贝特西补充道,“这样就可以写更多的字,同时我们还能剩四个便士让另外一个人快乐。”
明信片写完之后,他们就回家了。来到家门口,一只迷路的狗吸引住了他们的注意力。“可怜的家伙。”本很同情地说,“我敢肯定它饿极了!让妈妈给它点东西吃吧!”
糟糕的是,家里没有肉了。他对妹妹说:“杰克逊先生的店铺里有食物残渣出售,我们去看看这四便士钱能买些什么东西。”
杰克逊先生将碎肉渣装进纸袋。“五便士。”他说着把纸袋递给本。“哎呀!”贝特西不禁失声喊道,“我们只有四便士!”杰克逊先生微笑着说:“噢,没关系,那就四便士吧!”
在回家的路上,本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将四便士钱花在这只狗身上倒是件好事。贝特西,你说威尔哥哥对我们花掉的另外几个便士会不会满意?”
“为什么不满意呢?”贝特西疑惑不解地问道。
“因为我们并非用那几便士才使四个人感到快乐。贝尔先生快乐是因为我们去看望了他,索尼高兴是因为我们帮他做了风筝,外婆和奶奶会因为收到我们寄的明信片而感到快乐。”
那天晚上,兄妹俩告诉威尔,他们糊里糊涂地把钱花掉了。“可这并不是我们的过错。”贝特西解释道,“我们很清楚那只迷路的狗不是人,不过它饿得也实在是太可怜了。”
“那让我们称它为‘狗人’吧。”威尔风趣地说,“看到它有东西吃时,难道你和本没感到快乐吗?”
“当然快乐!”
“对极了!”威尔夸奖说,“你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实现了我的愿望,这使我感到愉快。因此,把你和贝特西以及我也算在内,十便士使七个人和一条狗得到了快乐!如果你们对别人不友好,就是将钱花在他们身上也不会使他们快乐的。现在请你们把眼睛闭上,伸出手来。”
本和贝特西感到一种圆而硬的东西放在了手里。
“噢,谢谢!”本高声喊道,“我们学会该怎样花钱了!要是我们用十便士能使七个人快乐,那么用五十便士我们能够做多少事就很难说了!”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和贝特西去为那只迷路的狗买碎肉渣本来须付五便士,杰克逊先生知道他们只有四便士,出于对他们爱心的支持,只收了他们四便士。
B.本和贝特西明明知道那只迷路的狗不是人,可是看到它饿得可怜的样子,就稀里糊涂地用四便士给它买了吃的东西,可见他们还很幼稚。
C.小说起于本和贝特西随便索要零花钱,结于他们学会花钱,这样写前后照应,首尾圆合,表现了兄妹俩的成长,完成了对他们形象的塑造。
D.本和贝特西知道贝尔老先生很喜欢甘草,就花了一个便士给他买了一根甘草,老先生见到甘草后非常高兴,并且和兄妹俩分享了这根甘草。
【小题2】小说中威尔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小题3】小说以“快乐便士”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09 05:01: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②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③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④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小题1】下面对“蚂蚁的确太像人”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能够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动用军队,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B.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的织巢蚁就像人类社会中使用童工的情况一样。
C.蚂蚁能够不停地交换信息,这样的做法也和人类相似。
D.蚂蚁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小题2】“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中的“这一层”指代的是(   )
A.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是最让我们不安的动物。
B.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都过着两种生活。
C.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作为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
D.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小题3】下面各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头脑里是没有什么思想的。
B.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就会看见蚂蚁们的思考、筹划和谋算。
C.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说明蚂蚁具有智慧。
D.当蚂蚁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它们就会拉起长长的队伍,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

美史蒂文·卡维

某日,一位神色黯然的客户走进一家安装人类程序的软件公司,请求工程师帮他排除烦恼。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在他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他讨厌身边的每个人,说亲朋好友们都在莫名其妙地远离他!软件工程师听完他的倾诉,启动了他的人体机器,进入他的心灵认真检查,几秒钟后,工程师安慰他说没出什么大毛病,只是他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于是,工程师耐心指导客户按步骤在心灵中安装爱的程序。

工程师:首先请打开你的心灵,现在,你在心灵的位置了吗?

客户:是的,我进入了“我的心灵”,但是这里有几个文件正在运行,在它们运行的同时我可以安装love.exe程序吗?

工程师:请问是哪些文件?

客户:稍等,是我以前安装的“怨恨文件”、“往日伤痛文件”、“自卑文件”和“嫉妒文件”,这些文件正在运行。

工程师:安装没有问题。只是你必须马上将“往日伤痛文件”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删除,这样,love.exe程序才可以无障碍地自动安装起来,并且将永久性地保存在你的内存中,完全不会妨碍其他程序的运行。同时,在love.exe程序安装的过程中,它会利用自身携带的一个叫做“自信”的文件覆盖掉你系统里的“自卑文件”。最后,你还要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的运行窗口关闭,因为这两个文件的运行会阻止love.exe程序的正常安装,你能关闭它们吗?

客户:对不起,关闭无效,请帮我一下吧!

工程师:好的,请返回你的“心灵主菜单”,调出一个名为“宽容”的文件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安装需要,反复调用多次,直到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彻底从你的心灵中清除。

客户:好极了,我完成了!现在我看到love.exe程序正在安装呢。

工程师:请注意,几秒钟后,你会从桌面接收到一条新信息,它提示你:“当前系统重新配置了你的心灵,配置完毕!”你看到了吗?

客户:我看到了,这意味着love.exe程序已经安装完了?

工程师:是的。不过你刚才仅仅是在本地机器中安装了love.exe程序,只有将你本地机器中的love,exe程序同其他的人类机器的心灵连接在一起,你的love.exe程序才能不断升级。

客户:不好了!我的安装桌面显示一条错误信息!

工程师:请念。

客户:“程序无法在网络中运行”,这是什么意思?

工程师:不必担心,这只是一个一般常见错误。是说目前love.exe程序只是在你的心灵外部运行,还无法真正运行在你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用非技术性语言解释就是:在你爱别人之前,必须先要爱你自己。

客户:那么下一步我应该如何操作呢?

工程师:不用着急,请进入名为“自我认可”的目录中。

客户:好啦,我已打开了这个目录。

工程师:请点击该目录的以下文件,它们是:“宽容文件”,“自信文件”,“实现自我价值文件”以及“仁爱文件”,将它们全部选中后,复制到“我的心灵”的文件夹中,拷贝完毕后,你的心灵系统将自动删除某些不兼容的文件,如“自私文件”、“伪善文件”等,同时修复程序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最后不要忘记将“自我苛刻文件”从当前目录中删除!

客户:我成功了!现在桌面显示“我的心灵”已经安装了正版的love.exe程序(系统提示“微笑文件”启动了,同时,“热情”、“友好”以及“满意”三个文件正在“我的心灵”中运行呢!

工程师:恭喜你,系统已经顺利安装了love.exe程序!故障解除了,但最后,我可要提醒你一句。

客户:什么?

工程师:记住,爱是一种免费软件,你完全可以慷慨大方地把爱的各种指令赠送给那些你遇见的人,爱会在人类灵魂间传播、共享,当爱的指令把一个人的心灵同另一个人的心灵链接在一起的时候,love.exe程序会自动在彼此心灵间升级。用非技术性语言解释就是:只有当你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的时候,你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客户:多谢,我会的!

(选自《环球时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出,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爱别人的过程。
B.软件工程师听完客户的倾诉,经过一番费时费力的检查,才发现是客户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
C.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小说,它告诉我们要让自信的阳光照在我们头顶,要赶走自卑的阴影,更要学会爱别人。
D.因客户以前安装了“怨恨文件”“嫉妒文件”等,这使得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love.exe程序是如何在客户本地机上安装完成的?这告诉我们人要如何做才能呼唤爱心的回归?
【小题3】这篇小说在创作上有哪些创新之处?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在异乡①
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②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从院子里开始。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检查他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得不长,所以没有得到勋章。
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义:我的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却夸奖我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文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模糊时,不敢同他交谈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只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在少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本文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意大利语:意为“友爱”“克己”。
【小题1】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小说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的等待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

“怎么啦,宝贝?”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很好。”

“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当我来到楼下时,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

“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病。”他说。

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还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做了记录。

“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

“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

“我宁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待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

“不嫌麻烦。”

“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待在这里。”

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

那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但在这玻璃般光滑的地面上站立和行走是很困难的。那条红毛狗一路上连跌带滑,我自己也重重摔了两跤。

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我击落了两只。

有几只鹌鹑停落在树上,但大部分飞进了一堆堆的柴垛中。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

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

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

我量了他的体温。

“多少?”

“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

“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

“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

“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

“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

“将这个用水服下。”

“你看这有用吗?”

“当然有用。”

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的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没有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

“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

“什么?”

“我大概还有多长时间就要死了?”

“你不会死。你怎么啦?”

“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

“人不会因为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

“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时,同学告诉我说,发烧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

“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你不会死的。这两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计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计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

“你肯定?”

“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

“噢。”他说。

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他动辄会哭起来。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男孩因为不懂得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一天,备受精神折磨。这能表现出孩子的紧张、恐惧。
B.男孩在等待死亡的一天里没有哭泣,可当他知道自己不会死去后却“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他动辄会哭起来”。这样写能表现男孩的性格特征。
C.男孩反常的动作、神态暗示了他等待的是死亡,如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不肯吃药,不让人接近,等等。
D.九岁的小男孩尽管面对死亡时表现得异常镇静,但仍掩饰不了消极等待、无能为力的悲观情绪。贯穿全篇的是一种忧郁痛苦的基调,这种基调使人读后感到压抑与无奈。
【小题2】小说中的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的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